第1141章 鷹揚懼(2)(第3/3頁)

他一直想著,念著這些事情,拜別了天子後,就在這建章宮中隨處走動、思考著。

“王訁斤阻我……”他坐到蓬萊池畔的一個涼亭中,看著那漸漸蕭瑟的湖面,神色慢慢的凝結起來,眉頭漸漸鎖了起來。

這是他第一個發覺的奇怪的地方。

先前,他以為王訁斤與其他群臣是聯合起來,想要做些什麽事情的。

但現在想想,他知道事情沒有這麽簡單。

問題太多了,疑問太多了。

首先,王訁斤若真要攔他,便不會給他機會。

身為侍中,他完全可以下令封鎖清涼殿附近,名正言順的以‘天子禦朝’的名義,讓他這個太孫連靠近清涼殿都成為不可能。

所以……

“王訁斤在演戲?!”

“還是……他是故意如此做給孤看的?”

“但目的何在?動機何在?!”

劉進怎麽想,都想不明白,王訁斤、趙充國、何易等人這樣做的道理在那裏?圖謀的又是什麽?!

還有丞相劉屈氂、衛將軍李廣利、禦史大夫暴勝之、執金吾韓說、水衡都尉霍光等人,他們用著賈誼的理論,舉著‘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的旗幟,企圖何在?

劉進想著,頭都大了!

因為他發現,所有人的行為,都蒙著一層霧。

讓他看不分明,理不清楚。

恰在此時,一個少年郎,從涼亭對岸的走廊上蹦蹦跳跳的走過去。

這個少年郎不過七八歲的年紀,頭上還紮著總角辮,穿著一件樸素的青衣,嘴裏卻是念著:“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劉進的神色頓時凝固起來。

他站起身來,對左右吩咐:“那少年郎是誰家公子?!”

有熟悉的人笑著答道:“回稟殿下,此太史令司馬公之外孫,禦史中丞楊公之子楊惲也!太史公喜其聰慧,故養於身邊,教其文字,欲傳衣缽!”

“原來是老太史的外孫啊……”劉進感嘆道:“果真是文教之家,書香子弟也!”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他揣摩著楊惲念著的那段文字,心中若有所得,於是對左右道:“且為孤俱禮備儀,遣使登太史公司馬先生之門,言孤聞先生之名,欲求請古今之事,願先生不吝教之!”

劉進記得,當初,張毅在長安時,曾經與他說過:“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能知過失……”

他確實需要找一面鏡子,照照自己。

也確實需要好好的看看歷史,以鑒今日了。

他隱隱約約的感覺到了,他恐怕不能再依靠他的父親、祖父了。

因他長大了!

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大臣,自己的勢力,與自己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