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戰爭與和平(3)(第2/3頁)

“匈奴破郁成,屠之,流血三日,死者以萬計,屍骸暴於野,郁成居民,百無遺一!”看著王莽送來的報告,張越笑了起來:“果然是狗改不了吃翔!”

對於匈奴人會不會在大宛大肆屠殺?

張越一直有著十足的信心!

匈奴人若不搞屠殺,那還是匈奴人,還是夷狄嗎?

現在,匈奴人不出所料的進行了大屠殺,這等於將刀子,遞在了張越手中。

“將軍,可要末將等立刻召集大軍?”辛武靈在旁邊躍躍欲試。

哪怕是續相如等人,也同樣摩拳擦掌,就等張越一手令下了。

別看他們最近做生意做的飛起,賺錢賺到手抽筋。

但是,對一個武將來說,一切都是虛的。

獨有軍功才是實實在在,真真切切可以依靠和作為家族底蘊的東西。

錢財,只是一個錦上添花的東西罷了。

況且,他們最近也發現了,與其和匈奴人做買賣,讓錢被匈奴人分走一部分,不如自己來賣,賺頭更大!

張越看著眾人,輕輕一笑,搖頭道:“不急,不急……”

“用兵之道,切不可急躁,當前局勢也不適合大規模用兵!”

現在,已經到七月中了,很快整個河西,甚至漢家在西域的屯田區都要迎來秋收。

一年之計在於春,而一歲之得歸於秋。

今秋的秋收,在張越看來,可比什麽都重要。

這關乎河西百萬黎庶的溫飽,更直接關系到整個漢室的財政健康。

若今歲令居、河湟的兩百萬畝粟米豐收,那麽,基本上漢軍的軍糧就有保障。

不再需要從內郡大規模轉運軍糧,以維持河西漢軍的基本需求!

這意味著什麽?

張越再清楚不過了!

這意味著,明年朝堂就可以減少各種為了供給河西而產生的賦稅。

特別是芻稿稅、算賦、口賦以及傳送、轉輸之類的徭役,可以大幅度減少!

更可以斷了很多地方的貪官汙吏,盤剝百姓,敲骨吸髓的路。

還可以讓大司農至少減少三成以上的開支。

由之,太子據的治河工程,將得到大批資金支持,由之,天下百姓的負擔可以減少起碼三成,徭役負擔可以減半。

更不用說,現在出手,太早了!

這桃子都還沒熟呢。

“讓匈奴人先幫我們做點事情吧……”張越笑著吩咐:“辛將軍,煩請將軍,替吾走一趟西域,正告匈奴:我太宗皇帝有訓:天生蒸民,為之置君養治之,故天子之德,澤及鳥獸,而天子之道,張於八荒,是所謂詩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也!大宛之君,雖則無道,而大宛之民,其人何辜?今貴主將兵以戮百姓,令大宛之民夫妻永別,父子離散,兄弟手足陷於水火之中,使老無所養,幼無所依,此背人倫之道,絕天地之生也!吾聞,孔子曰:是可忍孰不可忍!此正所謂貴國今日之行也!”

張越義正言辭,神聖無比的看著辛武靈,慷慨激昂的說道:“吾,漢鷹楊將軍英候張子重,秉天子之德,依天地之道,正告貴主:即刻停止對大宛無辜百姓之暴行,追查郁成城一事之元兇,交付吾國審訊,以正天地之德,天子之教,此其一也!即刻就地停止進兵,待吾使者至,以監貴國之行,此其二也!即刻賠償遇害百姓,撫慰無辜之人,此其三也!”

“若貴主能持此三行,或可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不然,天厭之,天棄之,必有大罰齏之!”

“勿謂言之不預也!”

辛武靈聽著,不是很理解,他疑惑著問道:“將軍,您覺得匈奴人能聽得進您的善意勸告?”

“再則,如此之行,會不會讓人看輕將軍,以為將軍可欺?”

“他們聽不聽得進去,那是他們的事情……”張越咧著嘴笑道:“不過,本將相信,李少卿的智商還是能夠理解本將的一片好意的……”

若李陵和他的統治集團連這麽點理解力和見識都沒有的話。

那就趁早去死吧!

廢物弱智,連當傀儡、刀子的可能性都沒有。

“至於他人的看法?”張越嘿嘿的笑著,眯著眼睛,看著自己面前的諸將,意味深長的道:“他們大可以試試,看看吾中國君子,諸夏丈夫是否言必行,行必果?”

匈奴人也好,烏孫人也罷。

在張越眼中,現在都已經不過是他的棋子,受他操縱和操控的傀儡罷了。

要的就是,讓他們為王前驅,將壞事都做盡!

想想看,若無納粹的暴行,米帝何以成為舊大陸的救世主?若無納粹的攻擊,約翰牛哪裏會心甘情願的將他們祖祖輩輩積攢了幾百年的戰略要地和殖民地拱手交出?

這世界就是如此!

沒有惡人,善人的仁德,就會被人當成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