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再回新豐(第2/3頁)

這是沒有任何意外,甚至不存在任何變數的事情。

新豐畝產七石後,所有與新豐有關的事務,都已經離不開始作俑者的張子重了。

也沒有其他人有那個資格和資歷,可以領新豐了。

更沒有人會有膽子敢來接盤。

沒辦法,張越的成績太bug了,除了他其他任何人上任,都會被天下嘲諷、質疑。

而且只要有一年,畝產跳水,就可能背全部的鍋,被釘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所以,即使滿朝文武都很眼饞新豐,都知道哪怕派只豬來新豐也可以迅速攀升地位。

但沒有人敢動。

因為動就是死!

但,在桑鈞等人聽來,這卻是天籟之音般,於是紛紛起身,面向張越長身一拜,以下官拜見上官的禮節拱手道:“下官等恭聞將軍訓誡!”

張越笑了笑,道:“諸公免禮,往後還需諸公精誠團結,輔佐太孫殿下,共創大業!”

“唯!”眾人再拜。

劉進看著這個情況,也笑了起來,道:“卿今日暫且先視新豐之事,待來日,孤與卿行萬年、臨潼、鴻門,再論三縣!”

目前,新豐系統已經將臨潼消化掉了,今年的宿麥播種,臨潼就是和新豐一起行動的。

而新豐的很多政策,也都被照搬了過去。

倒是萬年縣和鴻門縣,還未徹底掌握。

不過不要緊,以現在新豐的吸引力與財力、人力儲備,休說吞下三個縣了,便是三十個縣也有可能。

……

於是,當天,張越便在新豐縣衙內,審閱起他離開後這些日子以來,新豐內外大小事務。

因為在一開始,就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財務審計制度和記錄制度。

所以,相應資料和文書,都是一應俱全。

這一看就是一個下午,張越將大部分文書與報告都掃了一次,並借助強大的記憶力,在思維深處建了一個表格,將相關數據對照著錄入。

然後拿起筆,在案幾上將這個表格畫出來。

畫好以後,張越看著自己面前的表格,砸吧了一下嘴巴,感嘆道:“資本的力量,果然超乎想象!”

表格顯示,在張越離開後,新豐的工坊產出,不斷增加,在六月麥獲後達到頂峰!

曲轅犁、耬車乃至於鐮刀、鋤頭全部熱銷。

銷售區域,已經不再局限於關中,而是向著天下郡國輻射。

河洛、燕趙、齊楚,都有商賈來新豐進貨。

商品供不應求,於是商賈們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加上還有少府工坊轉移的技術以及各家自家發明創新的各類技術。

隨著時間推移,技術熟練,管理合理,各類商品的生產成本不斷下降。

尤其是曲轅犁、耬車這種昂貴的大型農具,成本已經比去年下降了一半!

換而言之,哪怕未來其他地方的人也掌握了曲轅犁和耬車的制造技術,在成本上他們不可能是新豐工坊的對手!

說不定,新豐的工坊未來可以做到用別人的成本價來打死競爭對手的奇跡!

而這正是大規模勞動密集型織造業的優勢。

壓榨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商品單價,大量出貨,大批銷售。

單槍匹馬的小作坊與小手工業者,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這還只是現在,若未來技術更加進步,出現了機器,全世界的手工業都要被消滅!

而現在新豐已經不僅僅只有農具、武器制造了。

新的分支也開始出現。

特別是隨著毛紡織業的興起,毛紡工坊也在新豐出現,並悄然的壯大起來。

只是……

看著面前的表格,數據上誠然是一片光明。

但,數據之外卻還有別的東西。

譬如壓榨、剝削、奴役工人。

因新豐禁奴,作坊主無法通過將大量奴婢安插到工坊內剝削,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奴隸不行,他們便‘釋放’奴婢,然後與這些奴婢簽訂為期數年甚至十年的契約。

這種契約,其實就是後世課本上司空見慣的包身工。

作坊主們隨便拿點錢,賣斷工人數年的工資、薪酬,然後就完美的規避了官府的監管。

如今,這種模式在工坊園內隨處可見,甚至有成為主流的趨勢!

沒辦法!

商人就是這樣,只要有利可圖,他們可以親手出售絞死他們自己的繩子!

古今中外,自己賣出絞死自己的繩子的笨蛋還少嗎?

但,幾個人吸取教訓了呢?

前仆後繼,英勇跳坑者,依然絡繹不絕。

現在也是一般。

張越知道,他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不然的話……

現在,新豐工坊園裏才兩萬雇工,類似的包身工可能也就幾千人,還無傷大雅,還鎮得住場子!

但是,等到這些工坊園的工人數量超過十萬、百萬,包身工超過一萬、十萬、數十萬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