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帝心如獄(第2/3頁)

反正,匈奴的主力,其王庭騎兵,根本不可能趕來。

而先賢憚所能依靠的,除了他的本部和別部主力外,就是西域仆從國的軍隊了。

這些仆從軍,戰鬥力且不談,戰鬥意志和決心,恐怕是脆的和紙一樣。

事有不逮,就是望風而降。

所以,在張越看來,貳師將軍不需要那麽大胃口,只需要集中主力於一路,橫推過去。

那麽,先賢憚的主力就不得不在天山南麓的龜茲與漢軍決戰。

至少,他們也不得不在龜茲與漢軍打一場。

這樣的話,李廣利兵團完全可以在龜茲找回場子(假如輪台已經失陷的話)!

在張越看來,這比起李廣利之前,那花裏胡哨的布置要靠譜的多了。

最起碼,不會有被匈奴人集中優勢兵力,在局部戰場包圍、消滅或者擊潰一支漢軍要強得多了。

天子聽著,卻是陷入沉思,良久他才道:“朕也曾因這個問題和丞相談過……”

他微微的攤開手掌,道:“所謂十指莫如一拳,與其兵分多路,不如集中一路而擊之!”

“但丞相說,若集中兵力,則匈奴恐將遠遁,且,西域道路也負擔不起十余萬大軍之後勤輜重……”

“所以,朕也就沒有堅持……”

“然今日,又聞愛卿之語……朕想向愛卿問一個問題……”

“卿伐漠北,漠北道路是否能保障大軍後勤輜重運輸?”

張越聞言,撓了撓頭。

後勤那是什麽?好像鶄澤之戰後,漢軍就再也沒有擔心過後勤問題了。

一開始是吃烏恒人的牲畜與奶酪。

打過難侯山後,就是吃匈奴人的了。

大軍一路北伐,邊打邊吃,打完回來,好多人都胖了……

只是,這個事情不太適合講出來,那太嘲諷了,張越只好低頭道:“啟奏陛下,此非臣所管之事也,乃是交於烏恒義從所責……”

嗯,打到後面,烏恒人和匈奴人都成為了輜重部隊,專門負責驅趕、照顧牲畜,押運黃金布帛以及俘虜。

張越迄今依然記得,漢軍過禱余山時,因為繳獲的牲畜和俘虜的戰俘與牧民實在太多了,嚴重影響大軍速度,所以他幹脆下令,讓烏恒與匈奴義從,在禱余山下安營紮寨,專門看管和照顧俘虜與牲畜。

而等漢軍封狼居胥山而返,帶回來的牲畜與俘虜數量,是禱余山之前的一倍。

以至於,張越不得不下令從戰俘裏選出一批表現好的人,來照顧和監督其他人。

天子聞言,也是一楞,他這時候才記起來,好像似乎,這位鷹楊將軍北伐,出雁門塞後就沒有跟朝堂要過什麽錢和糧……

當初,他聽說的時候,還曾感慨:“張子重有霍驃姚之風!”

當年的驃姚校尉,也是這麽打仗的。

出了長城,自己找吃的,完全不用朝堂關心和支援,打贏了還能帶回無數戰利品。

元鼎盛世,實際上就是建立在冠軍侯驃騎將軍大司馬一次次的出擊與勝利的基礎上。

想到這裏,天子就不免對李廣利有了許多意見了。

他仔細的在心裏面,盤算了一下李廣利為將以來的得失。

除了第二次大宛戰爭打贏了以外,他好像沒有贏過任何一場大規模主力會戰。

打不贏也就算了,浪費的錢糧,卻是好像有些多啊!

兩次大宛戰爭,累計耗費錢糧數十萬萬,雖然打贏了,帶回了許多西域胡姬與黃金珠玉,讓他樂呵了下,但回頭算算賬,還是虧啊!

天山會戰,更是血虧!

李陵部折戟浚稽山,李廣利又在天山南麓鏖戰數十日,最終撤兵。

數百萬石麥豆打了水漂,數萬萬軍餉和十余萬萬的賞賜,砸進了天空。

余吾水會戰,則差點把帝國的國庫都打空了。

過去,沒有對比的對象,天子還能自我安慰——這都是學費,李廣利還是很厲害的,他一定會打贏的。

但現在……

與眼前這位一比,李廣利簡直就像是一個賠錢貨。

天子甚至忍不住幻想起來,若是張子重統帥河西大軍,以其屯田的能耐和搞建設的本事,加上打仗的本領。

恐怕河西四郡會一年開墾,兩年鑿渠,三年則畝產七石,四年而匈奴滅。

仔細想想,還真有這個可能!

只是……

如今,河西的主帥和話事人乃是李廣利。

而且,李廣利集團在河西根深蒂固,影響龐大。

不誇張的說,在河西四郡,李廣利儼然就是一個諸侯王。

不……

他簡直就是一個土皇帝!

天子想起了不久前,河西四郡的監禦史以及涼州刺史衙門的報告——貳師將軍以陛下詔而貼河西郡衙之墻,密令各郡不使羌胡知。

當時,他心裏面就已經有點不爽。

如今,再想起這個事情,不爽就直接演化成為厭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