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決心(1)(第3/3頁)

“再告訴酒泉的伍嚴明,三天內我就要見到酒泉的糧草軍械,不然軍法從事!”

“諾!”李哆恭身領命。

“再派人通知居延,立刻出兵,向樓蘭挺進,三日後吾要在樓蘭城下見到居延三校尉的兵馬!”

“唯!”李哆再拜而辭。

李廣利則繼續看向玉門關外的世界。

戈壁、黃沙,還有頑強的生存在其中的胡楊、沙柳。

陽光下的西域,看上去仿佛如同生命的絕地。

但,李廣利知道,只要再向前一百裏,一切都會豁然開朗。

籍端水與計示水,共同灌溉著浩瀚的蒲昌海。

圍繞蒲昌海,周圍數百裏,河流潺潺,綠草芬芳,牛羊成群。

樓蘭人、車師人、蒲類前後諸國,都建國於這一帶。

從樓蘭往北,越過蒲昌海,就可以看到天山北麓的影子。

在此山之後,就是匈奴在西域的核心統治地帶,也是天漢年間的天山會戰主戰場。

而自樓蘭向南,沿計示水與大漠前行,從被匈奴控制的尉犁國以南繞過,就進入了西域地區的另一個綠洲集中之地,而輪台就位於計示水南河的北端,與龜茲相連。

自輪台而南,就是天山南麓。

亦是匈奴僮仆都尉所在,日逐王的老巢。

當初,李廣利伐大宛時,曾親自登臨天山之巔,俯瞰和觀察山後的盆地。

迄今為止,李廣利依然記得,他當年曾說過的話:“欲安長城,則不可不得河朔,欲安河朔,則河西不可不守,欲守河西,則張掖為要,至於欲經營西域,斷匈奴右臂,困單於於漠北,則天山必得之,而欲得天山,天山之南,沃野千裏,不可不攻之!”

回朝後,他就將這些心得報告天子,並建議立刻發動對天山的戰役。

可惜,匈奴人的動作比他快!

第二年,匈奴便在天山南麓,設置僮仆都尉,仿照漢家在西域屯田。

旋即又在西域設置日逐王,總責西域大小事務。

為此,且鞮侯單於甚至第一次將其王庭大纛,帶到天山。

天漢年間的天山會戰的失敗,讓李廣利不得不放棄了急切之間,就將匈奴逐出西域的戰略,轉而將注意力放到居延以北的浚稽山。

如今,時隔七八年,他將再次率漢軍主力出擊西域。

對手則由且鞮侯,變成了其侄子先賢憚以及那位曾經的同僚李陵。

“這一次,我絕不會再無功而返!”李廣利在心裏發誓:“吾必取天山,以報天子!”

自大宛戰爭後,他已經連續不勝了好幾次。

天山會戰先勝後敗,余吾水會戰占了便宜後,貪功冒進,導致前功盡棄。

這一次若再不能取勝,別說長安了,恐怕河西諸將都要懷疑他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