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決戰輪台(7)(第3/3頁)

在稽絲等人挑撥下,很快就被組織了起來——當然,不是所有月氏部族,都能被他們忽悠。

河湟月氏部族裏的汧水、澗河、清欒三部,就沒有聽他們的。

甚至,將稽絲等人的使者趕了出去。

故而,稽絲只組織到了不過七千騎的部隊。

顯然,這點兵力,根本撼動不了,那堅固的令居塞。

甚至,連外圍都無法突破!

故而,哪怕稽絲很惱火,很生氣,卻也不得不硬著頭皮,找到羌人各部的豪酋們,和他們商量協同進攻。

羌人,自是答應。

但,無論封養羌還是牢姐羌、先零羌的豪酋們,都不肯打頭陣。

他們只願意跟在月氏人身後進攻。

稽絲與他們爭論了整整一個上午,也沒有得到什麽好結果。

哪怕他想方設法的企圖分化這三個羌種,效果卻是極為有限。

甚至被人直接威脅:若貴部不應允,我部則不得不撤退!

理由是,糧草將盡,同時,天氣也開始轉冷了。

他們得回去找吃點和過冬的地方。

至於那些吃的和過冬的地方在那裏?

稽絲自然清楚。

沒辦法,在羌人態度堅定的情況下,稽絲知道,再拖下去,恐怕這些家夥真的會和他們說的一樣,掉轉頭去火並月氏。

所以,他只好答應了羌人的條件。

並在當天下午,午時過後不久,組織了第一次的對令居外圍烽燧台與堡壘的試探性進攻。

大約八百多月氏騎兵,跨過令居塞前的障礙,向著一座名曰‘三裏隧’的漢軍小型據點發起攻擊。

而駐防當地的漢軍,不過十幾人。

他們在發現月氏騎兵後,果斷的點燃狼煙,然後騎上戰馬,放棄了這座前哨戰,撤回到澗河北岸的邊墻後。

於是,月氏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這座烽燧台。

同時也身體力行的,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漢家——我造反了!

聞知此事,剛剛得到輪台報告,正準備率領輕騎前往玉門的李廣利,立刻就拍案而起,像個孩子終於得到了他想要的玩具一般,哈哈大笑起來:“此天助我也!”

李廣利的部將們,更是彈冠相慶,紛紛道:“古人雲,好事成雙,君候方得匈奴入甕之喜訊,又見月氏謀逆之實證,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在他們眼裏,月氏也好,羌人也罷,都已經是他們軍功薄上誇耀的數字,是未來河西建設的勞動力!

李廣利擺擺手,道:“吾將往玉門,主持輪台之戰,此間戰事,還要勞煩範校尉、趙將軍以及諸位!”

“務必,嚴守邊墻,不可讓羌胡越境!”

“諾!”眾將紛紛轟然領命,一個個將胸脯拍的震天響!

在他們看來,羌人和月氏人,簡直是自尋死路!

……

注:漢代軍官的戰功統計,是計算其統帥所部的總斬首、捕虜、繳獲以及其他項的總和。

但是,其計算方式,非常特殊。

我查了資料後,推測應該是這樣的:其有額定的指標,每次出戰,都需要完成這個指標,達不到指標,就要寫檢討,甚至受處罰、追究責任,譬如李廣、韓安國,都曾被以‘不盈’追責,只有超出這個指標的,才算軍官的戰功。

所以漢代的軍官,升遷速度是和其參與戰爭的頻率以及指標的多寡掛鉤的。

這也符合商君的設計——底層升得快,高層升的慢,而且只要一次戰敗,便可能將從前的一切成績與努力全部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