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決戰輪台(1)(第2/3頁)

讓他們遠離長安,在外掙紮、流竄。

對此,劉屈氂還是有自信的。

畢竟,他就是靠著手腕,才爬到現在的這個位置。

張越微笑著坐下來,然後,嘩啦啦,在他身後與兩側,坐滿了將官。

十余名穿著絳色戰甲,披著紅袍,但卻基本都是都尉、校尉的將官,在這個兩千石起步,封君入門的殿中,確實有些紮眼了。

但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輕視。

傻子都知道,這些人裏,再過些時間,恐怕就全部都是兩千石打底,關內侯以上的勛貴!

而且是手握兵權,有著戰績的勛貴!

“丞相……”張越坐下來後問道:“河西的情況,可有傳回來?”

劉屈氂搖搖頭,道:“貳師將軍的使者,如今恐怕還在路上,起碼需要三五日才能抵達長安,向陛下報告前線的具體情況!”

張越聽著,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心裏面,有關河西的情況與過去聽說過的事情,一一浮現,並逐漸在心中勾勒起如今河西地區的基本地貌、地理與主要河流、河川、城市、要塞的大概位置。

……

龜茲王都,延城。

一塊帛布被拉開,將繪制在其上的地圖,展現在人前。

“漢有三塞,為我匈奴腹心之患!”李陵站在這地圖前,侃侃而談:“西域之輪台塞,河朔之受降城,五原之光祿塞!”

輪台是李廣利伐大宛的副產品。

受降城則是在陰山外圍,高闕塞西北,堵在黃河與草原分界之地的城塞。

光祿塞,則是匈奴人心中永恒的痛點!

兒單於正是命喪此塞之下,與他一起死在這座要塞城下的,還有數千匈奴騎兵,其中包括了十幾位四大氏族的核心宗種!

正是因此,匈奴迄今不敢靠近這座位於朔方郡、五原郡外圍的堡壘。

在如今的局勢下,特別是漢軍再次封狼居胥山後,對於後兩者,匈奴人的心態基本已經無所謂了。

因為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期內,威脅到那兩個要塞,更不提什麽報仇了。

獨獨這輪台,就像一根刺,卡在了他們的咽喉裏。

特別是先賢憚的貴族們,每一個人都瞪著赤紅的眼睛,惡狠狠的盯著那座位於西域北道外側,卡在龜茲南邊,矗立於河谷與湖泊之畔的漢朝要塞。

每一個人都知道,只要這座要塞存在一天,漢人與西域各國的聯系,就不可能被切斷!

這些年來,依靠著輪台要塞,漢朝人以商人、使者,到處勾搭西域各國的貴族、國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親漢派。

如今西域諸國之中,親匈奴的力量居然與親漢力量不分伯仲!

這還是建立在匈奴大軍就屯駐在西域北道的綠洲盆地的情況下。

若沒有日逐王的大軍鎮壓,沒有人敢想象會發生什麽事情?

即使如此,現在,也已經有了樓蘭、大宛這兩個國家倒戈,成為漢朝直接控制的外圍。

像烏孫這樣,與漢人眉來眼去甚至卿卿我我的勢力,也不在少數。

譬如,曾為匈奴滅國的杅禰!

哪怕就是車師、蒲類諸國、莎車、尉犁這樣被匈奴絕對控制的國家裏,也存在無數表面上喊著‘大匈奴萬歲’,實則回了家偷偷摸摸癡迷漢朝文化的貴族,甚至國王!

上一代的杅禰王,就是這樣一個吃裏扒外,被人揪出來的漢朝走狗!

所以,匈奴人用烈火,將其王都焚毀!

現在,像那個杅禰王一般的西域君主,肯定還存在。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輪台與樓蘭存在的緣故。

樓蘭王國,與漢朝邊墻距離太近,而且接近漢朝主力囤積的地區,所以哪怕是最自大的匈奴貴族也不敢去招惹。

但……

輪台就不一樣了。

它是一塊飛地,距離玉門關,直線距離起碼六百裏。

哪怕是騎兵,也需要好幾天才能抵達。

而且,路線很單一——除非漢朝騎兵敢橫穿大漠,冒著脫水的風險救援,不然他們唯一能走的,就只有孔雀河兩岸。

而這些情況,不需要看地圖,甚至不需要聽李陵介紹,所有人在心裏都已經了然於胸。

李陵也知道,所以他直接略過,將重點放在了輪台塞上。

“根據甌脫偵查的情報,漢在輪台如今總共屯有兩個騎兵校尉,一個步兵校尉,大約三千余人的野戰兵力……除此之外,其屯田民兵、流放的罪犯、刑徒,大約有四千余人……”李陵淺淺的說道:“看似兵力不多,但輪台與所有的漢塞一樣,最強的不是其駐軍,而是其防禦!”

他指著地圖上,輪台城所在的位置,接著說道:“輪台城的主城,城墻高三丈有余,以夯土築城,城墻外側修有護城河,護城河引湖水灌之,春夏季節,水漲之時,河深數丈,哪怕是現在水深恐怕也有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