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你來我往(2)(第3/3頁)

“這不是別人說幾句‘徐典屬如何如何辛苦’,‘徐公如何如何努力’便可以掩蓋的了的!”

“依我之見,便該趁熱打鐵,將典屬國上下好好清洗清洗,拾掇拾掇!打開門來,吹些風,吹掉裏面的惡臭味道!”

既然想要當典屬國,司馬玄自然是要為自己考慮了。

首先他麾下的舊部,願意跟著他留在長安的,當然要想辦法安置了。

最好是就近安置,剩下的人,也需要一個施展拳腳的地方。

典屬國麾下的屬國都尉,就是最佳的去除——當然前提條件,是要把現在占著坑的那些人踢走!

“司馬兄,稍安勿躁!”辛武靈笑著道:“典屬國的事情,暫時不著急……”

“有道是,狗急跳墻,如今徐爭之死,輿論還有些意見,不可貿然動手!”

其實,就算現在動手,也沒有關系。

文人的話與言論,從來影響不到高層!

若文人的筆真的有力量,那麽當年,董江都也就不會被公孫弘按在江都和魯國了。

司馬相如就更不必寫篇文章,都要斟酌再斟酌,最後居然‘太監’掉了好幾篇……

賈長沙就更不必哀而自傷,寫下《鵩鳥賦》了。

事實證明,文人的力量,幾乎不會體現在當下,他們的文章的力量,基本上都要等他們本人掛了之後,隨著時間發酵才慢慢的產生能量。

孔子是這樣,孟子是這樣,賈誼如此,董仲舒亦然。

連孔子、孟子、賈子、董子這等人物,尚且如此,古文學派的渣渣們,連姓名都未必能在史書上留名的小受,又何足懼?

辛武靈關心的其實是自己的小算盤。

續相如也是如此!

“吾聽聞,陛下有意遷光祿勛為執金吾,以執金吾出鎮樓蘭,建西域都護府……”續相如緩緩的說道:“如此,光祿勛之職,便會出缺……”

“素聞,天下論將,以九卿、列侯為顯!”

“鷹楊將軍何等英雄,若其麾下,沒有一位有分量的九卿,何以服天下?”

對於大將們來說,軍功、斬首、捕虜、繳獲,都是實績,出去和別人撕逼、比拼的時候,可以甩的出手,讓別人啞口無言的東西。

但其麾下有多少個列侯、九卿,掌握著怎樣的權力,同樣是實績。

不然,若是只有大佬一人威風八面,地位崇高,麾下部將卻沒有幾個高官顯貴之人,不止會被人恥笑,還可能會讓人產生‘鷹楊將軍不過如此’的想法。

故而,在一開始,續相如等人,就將目光鎖定在九卿之中。

特別是有資格領兵,參與軍事的九卿之中!

不需要一直坐在九卿之位上,只需要在其上坐個幾個月,刷個臉,順便安插一波舊部,發些福利就可以了。

而光祿勛,幾乎是一個量身打造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