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爭權奪利(1)(第3/3頁)

挖走了許多好苗子。

錯非是張越的三世說的底子打的足夠好,而且新豐的實績夠強。

使得很多理想主義者,下定決心,堅決留在新豐。

不然,張越回京之時,恐怕會發現他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官僚系統,已經被人挖的幹幹凈凈,安排的明明白白。

沒辦法,政績這東西,當官的人人愛。

更不提,若是別人都在挖人,某某沒挖,傳出去面子也不好受。

故而,短短一個月,新豐官吏就被人都挖了一遍。

就連太學生,都被挖走了十幾個……

這讓張越聽的,真是既緊張,又有些開心、自豪。

事實上,其實被挖角對他來說,最是開心。

因為那意味著,他的勢力與影響力,將會滲透到天下郡國。

除此之外,劉進還和張越交代了,回朝後天子對他的安排。

鷹楊將軍加英候的侯國是已經錘了的。

少府都已經將鷹楊將軍官邸建好了,就等著張越入主。

現在唯一的疑問,便是英候侯國食邑數量,以及鷹楊將軍府的比照對象。

前者,關系逼格,後者關乎張越對軍方事務的幹涉能力。

直白的說,若是食邑數量低於七千戶且其比照對象是貳師將軍莫府,就等於說明天子和朝臣認為,張越還需要鍛煉鍛煉,那麽他便無法或者很難幹涉到貳師將軍李廣利在河西的勢力以及政策。

反之,若食邑數量超過七千戶甚至達到一萬戶,鷹楊將軍的比照對象是驃騎將軍、衛將軍、車騎將軍這種級別的大將。

那麽,便說明張越的級別和權力,是高於貳師將軍李廣利的。

這就會在事實上造成,只要張越願意,他便可以對河西事務,甚至李廣利的指揮決策進行質疑、非議乃至於修改。

不過,劉進告訴張越,最可能的情況,可能會是張越的英候食邑數量超過李廣利的海西候侯國,甚至產生斷層。

但鷹楊將軍府會‘比貳師將軍故事’。

這是很明顯的平衡。

畢竟,李廣利的姻親是當朝丞相澎候劉屈氂。

為了穩固李廣利的地位,劉屈氂必然會全力爭取有利於李廣利的結果。

而防止張越在軍事地位上,超過李廣利,大約會是劉屈氂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做到的目標!

不然,李廣利的影響力和權力,就會迅速為張越這個新星所篡奪。

不過,張越對這些事情,其實並無什麽太大的反應。

因為,他深知,一切都是虛的。

食邑也好,所謂的比照對象也罷。

都不過是紙上的東西。

真正可以決定地位高低,權力大小的,其實是天子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