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7章 凱旋(2)(第3/3頁)

因為,作為軍人,趙充國知道,帶兵打仗是做不得假的。

能打贏的就是能打贏。

打不贏的,喂一輩子資源也打不贏!

統帥是很玄學的東西!

不止是專業技能、帶兵能力、戰場敏銳度和戰略意識等硬條件很重要!

其他玄學的東西,也占很大比例!

不然,馬服子怎麽會敗的那麽慘?

不然,元光之後,那些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老將們,為何落入一個又一個陷阱,走入一條又一條死胡同?

飛將軍李廣,想封侯都快想瘋掉了!

天子、大將軍也都很同情他,想盡辦法的給他創造機會。

然而,這位前半生輝煌無比的老將,卻在晚年,一次次的迷路,一次次的失期,一次次的戰敗,甚至全軍覆沒。

終於,拔劍自刎。

還有現在的貳師將軍李廣利。

你要說他沒有能力?

天山會戰、浚稽山戰役、余吾水會戰,每一次他都指揮的很好,打的也不錯。

你要說他不得軍心?

上上下下的將官們,都或多或少,受過他恩惠。

他提拔的人,也基本都是出身寒門,但很有能力的年輕人,譬如他趙充國、賴丹、董鄂等人。

他對部下也很大方,常常將自己所得的賞賜與封賞,分給將士。

要說他統帥的部隊不精銳?

每次大戰,長安都會調配北軍精銳以及屯駐在河朔的後備野戰軍參戰。

甚至集中全國精兵!

但……

就是打不贏啊!

每次都是先勝後敗,然後就只能絞盡腦汁的想辦法全身而退!

幾乎每次都差那麽一點,就是始終無法打穿匈奴人的防線。

不是後勤有問題,就是遇到了天氣、氣候、洪水等等自然災害的麻煩,甚至,很玄學的在某個原本預計很輕松就可以突破的地區,遇到匈奴人陰差陽錯運動抵達的主力,結果直接影響全局,導致漢軍無法按照預期實現戰略部署。

所以,帶兵打仗,統帥大軍,運氣和實力,都是非常重要,非常強大的能力。

基本上,能打勝仗的將軍,通常運氣都不差。

而吃敗仗的人,或多或少,都與運氣太差有關。

所以,漢軍是一個迷信的群體。

特別是,趙充國想起了那位侍中同僚的別號。

他不得不相信,對方或許真的是兵主座下的戰將!

是被兵主保佑的人!

不然,為什麽偏偏是他來了漠南,匈奴人就立刻將原本已經二十七年未調離趙信城和難侯山的騎兵,派來漠南,撞到他手裏?

不然,為什麽他掐的時間掐的那麽準確?

剛好趕在匈奴主力歸來之前,就完成了封狼居胥的偉業,然後從容率軍撤退?

想到這裏,趙充國就徹底服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