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2章 混亂之治(2)(第2/3頁)

漫長的歲月裏,羌人各種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仇恨不斷累積。

就如現在羌人中,體量最大的先零羌、牢姐羌、封養羌來說。

在正常情況下,任意三個分屬這三種的羌人(不分男女老弱),只要碰到,那最起碼也是一場鬥毆。

而在通常情況下,鬥毆的敗者,只要受傷,若是男人,就一定會被勝方殺死!

只有女人,可以活命,並被帶回山寨。

這是羌人的習性,也是他們的傳統,更是現實的需要!

李廣利就曾經問過一些熟羌首領,問他們為何生羌各部會如此對待他們的對手?

答案,幾乎是驚人的一致——為了活命,為了生存!

羌人生活在群山與高原之中,基本都靠牧羊維生。

而這些地方,資源稀缺、物資稀少,能養活的人口更是有限。

故而,在這種環境下,自身的努力可能無足輕重。

減少競爭對手,比起自身辛勤勞作,可能還要更好。

在這種情況下,羌人變得極度排外。

哪怕是兩個原本關系很好的羌種,也有可能因為兩個孩子之間的爭執,而引發大規模的沖突,最終演化為血仇。

故而,出門在外,每一個羌人,都會秉持——決不能給敵人回去報信的可能的態度。

他們會盡可能的殺死他們的對手、敵人。

這不止是減少競爭對手的有效策略,也是減少可能發生的大規模沖突的策略。

故而,諸羌之間,矛盾重重。

他們就會草原上的狼群一樣,各自劃定了各自的地盤。

並會毫不留情的殺死任何擅闖被他們認定是其地盤的其他羌人。

所以,只有一種辦法,可以讓不同種屬的羌種聯合起來,放棄仇恨,並集體行動。

那就是解仇儀式!

多個羌人豪種的首領,聚集在一起,通過族群內部的薩滿祭司,舉行通靈儀式,在其祖先與族人面前,這些首領歃血為盟,共同發誓,放棄曾經的一切仇恨,解除過去的所有矛盾。

並用他們的祖先和信奉的神的名字共同宣誓,保證聽從一個被選舉出來的首領的指揮。

解仇儀式後,這些宣誓後的羌種們,就會像洪水一樣,傾瀉而出,攻擊和毀滅他們見到的所有城市、村寨和障塞。

殺光所有他們見到的敵人。

並搶光、燒光當地的一切財富、牲畜。

這就是羌亂!

在過去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上,屢見不鮮,延綿不絕,似乎無可阻止的大災禍!

哪怕是曾經的西域霸主月氏、草原霸主匈奴,也無可奈何的災禍。

直至元鼎六年,將軍李息與中郎將徐自為,率軍平息了最後一次大規模的羌亂。

斬首十五萬,俘虜十萬。

並將數不清的羌人首級,堆磊成為京觀,築於湟水兩岸。

然後,漢室又花了三年時間,建造起一條以令居為核心的邊墻,設立護羌校尉官署,並將大批大批的生羌驅逐進湟水以西的高原。

又將月氏義從,遷徙至湟水流域,命令他們鎮守此地,嚴防西羌南遷。

這才讓羌亂在過去二十多年內,未再大規模發作。

如今,他們再次站在一起……

還要舉行解仇儀式?

李廣利冷哼了一聲,道:“豎子以為吾刀不快?”

但內心的酸爽,卻是無法形容!

羌人?

除了數量之外,在李廣利眼裏真的是一無是處!

他們最好的武器,也不過是青銅制品。

絕大多數人,還在使用石制武器和木矛。

而且,幾乎沒有什麽組織,只會亂哄哄的前進和慌不擇路的逃命。

簡直就是最好刷人頭的敵人!

錯非,漢家軍功體系下,羌人的首級最不值錢,那護羌校尉的職位,恐怕要被人搶破頭!

“傳本將的命令!”李廣利看向自己的兒子,下令道:“命令武威、酒泉兩郡郡兵集結,再派人去九原,命令九原軍備戰!”

“吾倒要看看,這二十多年來,羌人是否長進了?”

……

越過湟水,進入西海地區。

千裏高原上,一片蒼茫。

在雪山與凍土之中,繁衍了二十多年的羌人各種,不斷的向南聚集起來。

一萬、兩萬、三萬、五萬……十萬……

密密麻麻,數不清的人群,擁擠在一起。

無數男人,拿著各色武器,追隨著種群的首領。

他們每一個人都如饑似渴的望向了南方,望向了湟水以南的熱土。

他們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溫暖、富饒的河西群山。

腳下的這片土地,已經越來越擁擠了。

自從被漢人驅逐到這裏,已經過去了二十幾年。

二十幾年的繁衍生息,使得每一個羌種的數量,都增加了一倍以上!

高原上的草場、湖泊與河流,所能負擔的人口,卻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