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7章 狼居胥之封(7)(第2/3頁)

顓渠氏也是立刻醒悟了過來。

然後,她擡起頭,看向那位據說活了一百五十歲,曾見過冒頓大單於,指點過老上大單於,且還曾一眼就看出來尹稚斜大單於必定弑君的‘屠奢薩滿’,輕聲問道:“還請偉大的屠奢薩滿指點……”

後者聽了,微微一笑,閉上眼睛,道:“此事,便非是我所能管的了……”

“乃是母閼氏您的職責!”

說完就轉過身去,面向穹廬,不再言語。

母閼氏顓渠氏則激動的無法自已。

因為這意味著,對方將選擇新單於的權力,交給了她,使她重新擁有了支配匈奴的能量!

這對顓渠氏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喜訊!

可惜,她壓根就不知道,這正是對方希望的。

早在長安的時候,這位所謂的‘屠奢薩滿’就看明白了。

這世道,猥瑣發育才是王道。

若非必要,不要出頭。

況且,這個事情很麻煩。

萬一失敗,就會死翹翹,還是推一個人上去頂雷比較好。

如此,不管輸贏,他都可以借助信徒和宗教,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

姑衍山下。

漢家玄甲騎兵,列成長長的隊列。

上千名持戟步兵,身著甲胄,列陣於兩側。

鼓瑟之聲,交鳴而奏。

“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途……”在莊嚴的《出車》之樂中。

數以百計,面黃肌瘦,神色憔悴,受盡了折磨與苦難的同胞,猶豫著,躊躇著,走向這黑龍旗飄揚的大軍陣列。

而負責送還他們的匈奴騎兵,則更是戰戰兢兢,不安非常的看著眼前的陣容。

漢之威嚴,讓他們幾乎不敢直面!

一位身著甲胄,背幡紅袍的將軍,策馬而出,率著數十名精騎,迎上前去,高聲道:“漢護烏恒都尉、將軍司馬玄,奉持節使者、侍中、建文君張公之命,特來迎接諸公回家!”

數以百計的人們聞言,紛紛擡頭,看向那英武的將軍與矯健的騎士。

他們中有邊塞之民,為匈奴所擄,也有商旅之人,為匈奴所劫,更有著曾是漢軍將士,兵敗被俘之士。

他們在匈奴,收盡了匈奴人的折磨、奴役與壓迫。

本以為此生都將無望故鄉桑梓,不聞故國鄉音。

而今天,來自祖國的軍隊,打進這匈奴腹地,來接他們回家!

這讓他們熱淚盈眶,忍不住的抽泣起來。

不知道是誰,第一個在人群之中高唱了起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人們互相拉起了彼此的手:“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於是,高昂的歌聲,回蕩在這姑衍山下的山谷之中:“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奉命負責來護送這些人的匈奴貴族們,傻傻呆呆的看著這個場面。

看著前方,如雲的旌旗,鼎盛的軍馬與盛大的軍容。

又看著這些曾在趙信城裏,被無數人折磨、羞辱和虐待的漢人,哪怕是遍體鱗傷,縱然有人已經接近油盡燈枯,但卻不要命的高唱著那不知名不知內容,但卻高亢的歌兒。

在這一刻,他們感覺到了,從心底到靈魂深處的戰栗與恐懼。

“漢人若皆如此……”有貴族輕聲呢喃:“大匈奴安能有勝之日?”

而在遠方,觀禮的烏恒貴族與匈奴貴族們,也都面面相覷。

“漢,連一個小小邊民,一個商人,一個被俘的士兵,也要救回來……”有貴族喃喃自語著:“有此志氣、士氣,天下活該漢人稱霸!”

其他人心有戚戚然的點頭。

眼前的場景,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過震撼,沖擊感無比強大。

尤其是虛衍鞮和他的部下們,在這一刻,終於徹底放下了心結,甘願為漢家驅策了。

原因很簡單——漢人連邊民、士兵與商人都願意付出代價救援。

做祂的狗,肯定不會被隨意犧牲。

至於烏恒人?

則都是一副與有榮焉的神色。

“吾等亦是諸夏苗裔,中國貴胄之後!”郝連破奴昂著頭,故意高聲說著:“兒郎們,隨我一起為歸來之同胞手足歡呼!”

“天子萬歲!大漢萬年!”

烏恒人們於是紛紛振臂高呼:“天子萬歲!大漢萬年!”

在現在,烏恒人不分貴賤,都已經深深的相信了自己乃是‘軒轅氏忠臣之後’,乃是奉了軒轅黃帝之命,為中國聖王鎮守祭天道場諸夏貴胄之後。

所以,在他們的理解裏,自然也就將自己自動劃入了‘漢人’的族群概念內。

而這正是諸夏民族自古以來的擴張之路。

諸夏這個概念,只要接受,那便可以自動入籍。

相信自己是諸夏,那便是諸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