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8章 禱余山之戰(5)(第2/3頁)

他本人則帶著自己的本部騎兵,不斷加速向前。

“我看你們能跑多遠!”奢離冷笑著,看著那些拼命遁逃的漢騎,內心得意無比!

作為匈奴王族,他從小就是在馬背上長大的,自然也清楚,戰馬的耐力究竟有多麽糟糕?

以漢軍現在的遁逃速度,他們最多只能再堅持一個時辰,馬匹的體力和耐力就要雙雙耗盡!

然後淪為砧板上的魚肉!

而他的騎兵,卻擁有著充足的馬力儲備!完全可以將這些漢人踏碎!

想到這裏,他就不由得幻想起,他將這些漢軍消滅後,回到龍城的場景……

到那時,他將成為所有匈奴人的英雄!

將成為匈奴的保護者!

更將成為無數貴族和部族眼中的英雄統帥!

屆時,便是母閼氏,也要對他畢恭畢敬!

到那時……

奢離摸了摸自己的額頭,仿佛看到了匈奴單於的王冠,被戴到自己頭上的場景,仿佛看到了無數部族首領和西域國王,在他面前俯首稱臣的場景。

這樣想著,他內心就變得無比熾熱起來。

而奢離的部下和各部的匈奴騎兵,比奢離還狂熱,還興奮!

“偉大的天神啊,您果然是存在的!”不知道多少人,興奮不已的在心裏對著神明禱告。

那位匈奴薩滿教宣揚的天神,瞬間就收割無數信仰,湧現了無數狂信徒!

若是玄幻世界,怕是足以點燃神火,舉起神國了!

沒辦法,在匈奴人的認知裏,從來都只有漢騎壓著匈奴打。

什麽時候,漢騎會在匈奴人面前這樣狼狽和不堪?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假象蒙蔽了雙眼,混淆了感觀。

根本沒有人發現,續相如和他的騎兵,雖然撤的狼狽不已。

甚至,許多人還為了追求速度,把武器甚至是甲胄都丟在了地上。

這種誇張的演技,若是換了李陵、衛律,恐怕都有可能識破。

但,在現在,卻壓根沒有人察覺到異常。

所有人都沉浸在神明保佑與勝利的興奮裏。

戰場,於是漸漸向南轉移。

……

站在山坡上,張越看著越來越接近的匈奴騎兵。

他稍稍的根據揚起的塵土與其後緊隨而來的馬蹄聲,做了些判斷:“應該是至少七千以上的騎兵……”

“嘖嘖……真是大手筆啊!”

在難侯山下對峙的時間,張越自然派了許多人對禱余山以南的匈奴集團進行了偵查,他甚至自己親自帶隊估算過。

得出來的結論是——在禱余山以南和禱余山下,大約聚集著三到四萬的匈奴軍隊。

當然了……

這其中應該包括了大量的非戰鬥人員!

可以一戰的騎兵,應該不足兩萬!

就算在那兩萬裏,也並不是人人都可以上陣的,能有一萬左右的主力,對匈奴人來說,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這也是冷兵器時代的常態。

看著別人吹牛逼,說什麽八十萬大軍,帶甲百萬什麽的。

其實仔細扒開一看,便會知道,狗屁八十萬、一百萬!

能有個三五萬就已經很不錯了。

若是有個十來萬,便已然是頂級的國戰!

就像當初的余吾水會戰,漢匈雙方都是號稱投入數十萬大軍。

然後,真正在第一線交鋒的,漢軍撐死了也就五六萬,匈奴那邊多一些,但也不超過十萬!

沒辦法,冷兵器時代不是工業時代。

沒有火車、輪船、高速公路和飛機可以為後勤提供可靠的保障!

李廣利伐大宛,五萬大軍出塞,屁股後面跟了十八萬青壯,除此之外,還有大批的罪犯、刑徒被送去玉門關,作為運糧民夫。

匈奴人雖然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只要有牲畜,有奶就可以維系生存。

然而,牲畜所產的牛羊馬等鮮奶,也是需要加工,才可以成為他們的主食的。

需要進行蒸煮,才可以食用。

這就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了。

故而,匈奴人每次作戰,都有大量的非戰鬥人員隨軍。

為匈奴軍隊照料龐大的隨軍牲畜群,熬制和蒸煮食物,同時還要負責收集燃料,處理各種生活垃圾等等。

也就是張越這一次北征,因為從呼奢等部,征用到了大量牲畜。

所以,後勤壓力大大減輕。

只需要烏恒聯軍,幫忙照看和管理好隨軍的牲畜群。

並負責將它們宰殺,烹煮,以供大軍食用。

所以,才知需要幾千烏恒人就可以滿足這兩萬多的大軍的吃喝拉撒。

若是像從前那樣,打傳統的戰爭。

恐怕,單單只是為了支撐張越的這個兵團,在遠離長城的漠北存在。

長安方面至少就需要征發三十萬以上的民夫、青壯,日夜不停的從太原、敖倉轉運軍糧支援!

開支將會大到無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