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1章 雷霆(2)(第2/3頁)

一支可能不足五百人的漢軍重騎兵的迅猛鑿擊,也常常可以鑿穿數千匈奴騎兵的陣列,並將之徹底打散、打潰。

在戰場上,匈奴騎兵最懼怕的,就是這樣的重騎兵突襲!

何況現在,他的部隊,已經全面散開在這十余裏長的戰場上,兵力已經被分散,且短時間內根本無法集結。

這樣的情況,對於重騎兵來說,簡直是量身打造的戰場!

更麻煩的還是,匈奴騎兵的馬力與體力,都已經下降了。

哪怕是作為生力軍,剛剛加入戰場的預備隊,也已經沖刺了一輪了。

作為久經陣戰的統帥,衛律現在懊悔不已。

若是早知道有一支漢軍的重騎兵埋伏在側,他怎麽都不會動用預備隊。

哪怕拖到明天,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可惜,這世界上並沒有後悔藥。

現實就是他的預備隊,已經被動用了!

而且,短時間內,沒有辦法再組織起來。

所以,他能依靠的,也就只有他的親衛隊,以及那些被集中起來,定向爆破的武士們。

加起來,也不過是六七百人。

而且,體力都已經消耗嚴重,也就是馬力還算充足。

……

張越的眼睛,透過面甲的縫隙,向外觀察。

視界並不開闊。

但也足夠,讓他將當前戰場的主要情況收入眼中。

再配合之前一個時辰的不斷觀察和審視,一副戰場的三維構圖,漸漸在腦海之中成型。

這使得他知道,這戰場的長度、寬度,以及匈奴騎兵的兵力分布大概。

然後逐漸的內心,勾勒出一條科學合理的攻擊路徑。

不過……

在入場之前,還有一個障礙!

張越擡起眼,看向前方。

數百名匈奴騎兵,已經躍馬而來。

似乎想要在這裏,遲滯或者說延遲張越和長水重騎的入場。

從而給匈奴主力,保留重組和應對的時間。

心中微微算了一下時間,張越便舉起陌刀,然後大步向前,同時高聲下令:“半刻鐘,擊潰當面之敵!然後隨我鑿入敵陣!”

重騎突襲,速度和時機,是最關鍵的因素。

這也是天策上將李世民,後來總結自己的戰法時所說的‘以弱當強,以強勝弱’的戰法關鍵。

至於,這眼前的那幾百敵騎?

張越根本就沒有放在眼中!

因為,哪怕是在曾經,在過去!

正面戰場上的無數例子,也清楚的表明了一個事實——匈奴騎兵,根本無力阻擋漢軍重騎兵的突襲!

何況,現在的長水重騎,還是一支從舊式騎兵,向騎兵全新形態演化的新式騎兵。

雖然還比不得天策上將的玄甲重騎。

但,虐一下匈奴騎兵,還是手到擒來的。

這不是靠意志或者人數就可以決定的事情。

這是巔峰王者,進了鉆石魚塘。

一挑九可能還打不過,一挑五卻還是可以嘗試的。

何況,還有張越本人,作為開瓶器,作為開路機!

命令一下,張越就已經高速的奔跑起來。

速度在短短的刹那,就提高到了近乎於後世短跑運動員的水平。

隨即,長水騎兵也開始加速!

四百六十余匹戰馬,同時揚起馬蹄,釘著蹄鐵的馬掌,踐踏在草皮下的巖石與沙礫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嗒嗒嗒!

重騎在數息之內,漸漸加速,緊緊的跟隨在他們的統帥身後。

兩翼的輕騎兵,則在隨後加速,向著左右兩側展開、包抄。

這時,在遠方,隨軍的樂隊中,渾厚的歌聲,已然響起,轟鳴的戰鼓聲,更是猶如雷霆一般。

“我出我車,於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仆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矣……”

張越聽著,忍不住一邊奔跑,一邊和了起來:“我出我車,於彼郊矣,設此旐矣,建彼旄矣……”

自宣王以來,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傑,都曾在這戰歌聲中,躍馬四方,抗擊和征服四夷。

這戰歌,曾響徹在老馬識途的故事中,曾奏響於大啟群蠻的輝煌之世。

也曾跟隨李牧,鞭笞胡虜於塞外。

更曾在蒙恬的軍團中,響徹三千裏雲與路。

它是管仲低吟的宣言前奏,是楚國數代國君,篳路藍縷,開拓進取時的隆隆而來腳步。

也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拓邊塞時發出的呐喊之聲。

更是李牧、蒙恬,兩位大將,出塞時的戰鼓。

在這戰歌聲中,張越感覺自己的渾身都充滿了爆炸性的力量。

擡起眼簾,看向那前方,已經編隊,並迎上來的匈奴騎兵。

張越不屑的冷笑了一聲:“不識時務!”

雙手握緊手中的陌刀,雙腳蹬地,如同閃電一般,他率先沖向了敵人。

身後,長水重騎,組成了一個密集的陣列,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