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1章 收獲(2)(第2/3頁)

他就是李世民!

大唐太宗文皇帝!

而張越,現在要學習的,便是這位唐太宗陛下,在年輕的時候,最擅長同時也是最適合當前情況的戰術——堅壁摧銳!

尤其是其擊破宋金剛的那一戰,幾乎完全可以套在當前局勢下。

匈奴人的衛律部,勞師遠征。

他們離開自己的老巢與腹心,越過瀚海,深入到此。

一旦開始作戰,消耗的糧草與體力,將無法得到有效補充。

只要堅守,只要防禦,只要抵擋住他們的攻擊。

那麽……

頓兵於此的衛律部,就必然失敗!

當然,所謂堅壁摧銳,並非是下個命令,要求各部必須死守這麽簡單。

事實上,防禦比進攻,要求更多。

尤其是細節上和組織上的東西,要求良多。

故而張越只好與他們一一交代,將各自的任務,都分配下去。

更下來組成由獨孤敬、郝連破奴等塞下氏族首領組成的督戰隊,專門負責督戰和檢查各部。

尤其是督查,擅自出擊和不聽號令的人。

對此張越直接授權給他們——就地格殺!

另一方面,張越將手裏頭的義從兵力,分組成三個梯隊。

要求他們輪流接替防禦,確保始終能有充沛的體力和兵力,可以阻擊匈奴人的進攻浪潮。

當然了,李世民用兵,不僅僅只是死守這麽簡單。

堅壁之後,就是摧銳。

就像他擊破竇建德、王世充集團的戰爭一樣。

堅守之余,他手中始終保持著一支可靠的精銳騎兵。

隨時準備,對露出破綻或者陷入疲憊、混亂的敵軍,致命一擊!

這一戰術,後來在草原上,更是被發揚光大。

這從唐軍的兵力配屬上就能看出來。

在正面的永遠是陌刀、弓弩和重甲步兵。

兩翼配備的是大量隨時可以進攻的騎兵。

突厥人也好,薛延陀也罷,統統都在這樣的戰術下,跪下來唱征服。

前者更是被打的學著匈奴,跑去歐陸,禍禍了歐洲數百年。

故而,張越才特意將長水校尉的重騎兵帶來。

四百六十余騎重騎兵,加上他本人以及從烏恒各部遴選出來的六百余勇士。

這樣,便組成了一支可以隨時加入戰場的攻擊箭頭。

……

到得下午時分,走馬亭的麥田收獲的消息,便傳遍了整個長安。

“八石!”

上至公卿,下至販夫走卒,都被這個數字,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雖然說,很多人都已經在過去這十余日的喧嘩與議論中,對於新豐的麥田豐收之事,有了確定的了解。

坊間也早都在傳,新豐的麥田產量的猜測。

而那走馬亭,是那位如今身在幕南的侍中當初在新豐境內劃下的三個實驗試點亭之一。

采用的是最好的技術、工具,用的肥料也是最好的。

甚至,還有少府、大司農的農稷官,定時去指導耕作。

但這個數據,依舊是太過驚駭了一些。

反應最快的,莫過於太學。

在半個時辰內,董越寫了四十八封信。

然後派人,讓他們立刻出發,將這些信件,送去天下州郡。

而其收信人,毋庸置疑,都是公羊學派各個山頭內部,有影響力的人物。

董系的人,自不用說。

其余夏侯始昌、東閭言之類的天下知名的公羊內部的異議分子,才是重中之重。

而董越在這些書信之中,其實也沒有說什麽事情。

只是寫了一句‘今新豐夏麥豐收,畝產八石,此天下之幸,在下卑鄙,不敢隱瞞,乃告於明公也’。

這其實,就和後世的學校,在校門口拉起橫幅‘熱烈祝賀我校XX界學生,榮膺本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諾貝爾XX學獎’是一樣的。

其引發的轟動效果,在整個公羊內部,不亞於一場十級地震!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

不過,哪怕是在當前,地震的先兆也已經出現了。

整個長安城中,公羊學派的學子,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昂起了頭,變得無比高傲。

仿佛他們已經比其他學派的人,要高一個身段一般。

事實上,包括谷梁在內的其他學派,對此的感覺,都是差不多的。

現在,在整個關中,再沒有人敢與公羊學子辯論了。

因為,這是必敗的辯論。

不管對手提出怎樣的問題,從怎樣的角度攻擊公羊學派的思想、文化。

只要不傻的人,都會立刻找到一個回擊的答案:“董子門徒,張子重為政新豐一歲,大治之!畝產八石,道毋饑人!”

然後,自然就是些‘建小康而興太平,吾輩矢志之願也’‘爾等蠅營狗苟之輩,安能望吾鴻鵠之志?’之類的感慨與裝X。

而所有人卻都只能配合著呻吟,眼睜睜的看著對方裝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