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7章 衛律必須死(第2/3頁)

正是因此,張越才徹底下定決心,不惜代價,也要將衛律留在弓盧水!

不能讓跑回去!

像衛律這樣受過漢家高等教育,熟悉漢室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同時還在匈奴身居高位的人物。

若是活著,必定會成為隱患!

旁的不說,萬一衛律和李陵,真的推動匈奴改革成功了。

東亞就會出現兩個對立的帝國。

兩者戰爭,更將延綿持續下去。

搞不好,可能會延綿數百年。

畢竟,匈奴人雖然失去幕南、河朔與河西。

但它依然擁有著漠北與西域。

更糟糕的是,它還控扼著絲綢之路的要害和關鍵,有著西征的潛力與能力。

對匈奴而言,最糟糕的情況,無疑是漢軍占有西域,徹底將其鎖死在幕北。

而對漢家來說,特別是對於張越這樣有著全球視野的穿越者而言。

最糟糕的情況,莫過於匈奴開始改革,並且在西域紮下根基,建立穩固統治,借助西域的資源和人口,與漢家對耗。

在最可怕的情況下,匈奴人若是一邊與漢對峙,一邊派出一部分兵力向西進攻。

萬一,匈奴人鑿開了通向印度次大陸的通道。

只是想想,未來匈奴單於叫囂著:“即使死光最後一個身毒人,匈奴也絕不屈服……”的可怕場景,張越就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冷戰。

再說,匈奴其實不需要去印度次大陸。

只要他們能在蔥嶺兩端建立起穩固的道路與交通,並保證這個體系通暢。

那麽,康居王國就會成為匈奴帝國的又一個血袋。

別人不清楚,張越還不知道?

康居那可是匈奴人最大的小迷弟。

歷史上陳湯遠征,就是深入康居境內,斬下郅支單於的首級而歸。

郅支單於是怎麽跑去康居的?

答案是康居王請過去的。

連在那個匈奴衰微、敗亡的時候,康居人都願意出人出錢,幫助匈奴反漢。

現在的話……

一旦康居人和匈奴人搭上線。

康居的資源、人口與財富就極有可能為匈奴所用。

而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漢匈戰爭就冗長起來。

好在,現在,因為烏孫與大宛的存在,匈奴的西向通道實際上是被阻斷的。

但……

想起俘虜們供述的,衛律與李陵在匈奴的作為。

張越就深深的忌憚起來。

這兩人,在匈奴可是在大力推行漢化。

不止是文化上,他們推崇漢家的詩書禮樂與制度文字。

在經濟上、在生活方式也是這樣。

匈奴人在西域推行的‘騎田制度’,在幕北築城,聚集工匠,培養工匠,都是衛律與李陵的手筆。

而一旦這些改革措施落地,並取得成效。

那麽,匈奴就會從一個純粹的遊牧帝國,演化為半遊牧半農耕的帝國。

張越所知的歷史上,這樣的帝國模板,可是有許多。

譬如遼、金這兩個大慫的克星。

而這樣的帝國,在戰爭潛力和發展前景上,可是遠遠強於遊牧帝國的。

而留下衛律,張越明白,自己的動作,就必須快起來。

迅速行動起來,趕在衛律沒有反應過來前,完成部署。

並抓緊時間,將所有可以利用起來的資源,全部利用起來。

張越現在已經下定了決心了。

若明日中午以前,那鮮虞部與諸水部的頭人還沒有抵達鶄澤。

那麽,他就會放棄他們。

然後帶著大軍向北出發。

而那就意味著,等張越回來的時候,鮮虞部與諸水部,都將被毀滅!

……

幾乎是在差不多的時間。

弓盧水畔的衛律,已經有些焦急了。

因為,他已經整整四天,沒有得到呼揭信使的消息。

這讓他感覺有些不太妙。

所以,他開始向弓盧水以南,派出斥候搜索和聯系呼揭。

“呼揭人該不會在幕南搶瘋了吧?”想起五天前,呼揭使者傳回來的消息,衛律不免責備起來。

那時,呼揭人報告他說,在幕南光是牲畜就得到了十幾萬之多。

婦孺一萬余人!

簡直就像老鼠掉進了米倉。

呼揭王屠姑射更是吹噓‘鶄澤屯有牲畜數十萬,婦孺數萬’‘本王已揚鞭於彼,鶄澤旬日可破矣’。

想到這裏,衛律就不免罵了起來:“屠姑射這個混賬,若真的是因為搶掠過甚,而不向我稟報戰況,回到單於庭,我一定要拔掉他的皮!”

至於呼揭會不會出問題?

這個衛律不擔心。

因為,在他看來,即使漢軍出動精銳兵團猛攻。

也肯定留不住呼揭人。

他們可是騎兵!

而且有五千人!

打不過,還不會跑嗎?

就算是五千頭豬,騎著馬在草原上逃竄,漢人想要全部抓起來,至少也要有五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