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2章 各自的選擇(2)(第3/3頁)

而就此時,衛律的親信王望,帶著騎兵,急匆匆的趕來,見到姑衍王後,他略微失神,但很快就調整過來,隨即稟報:“音兄,剛剛接到屠姑射使者的報告,在鶄澤附近,發現了漢軍精銳!”

“至少有數人,目擊到了玄甲的漢軍甌脫騎兵的活動跡象!”

衛律一聽,立刻緊張起來。

甌脫就是匈奴語言裏的斥候騎兵的概念。

而玄甲斥候,哪怕在漢軍的居延精銳裏,也沒有幾支能這樣財大氣粗。

獨有,拱衛漢朝天子的北軍六校尉,才能這樣奢侈的全軍玄甲。

就連姑衍王,也是呼吸急促,緊張不已。

漢軍的北軍六校尉,任意一支,對匈奴人來說,都代表著無窮的壓力與陰影。

這些訓練有素,身強力壯,配合默契,裝備精良的漢軍精騎,一旦出現在戰場,那只意味著一個事情——潰敗!

在到目前為止的所有漢匈交戰歷史上,匈奴還沒有任何軍隊,能夠抵擋這些可怕的騎兵的沖擊!

甚至經常被其打出碾壓性的戰果。

“馬上去將使者請來!”衛律立刻就道:“再派人去將堪輿拿來,我要立刻知道,這些玄甲騎兵的數量、方位和領軍者!”

現在對他來說,最糟糕的情況,不是發現了玄甲騎兵。

而是,發現了在這些騎兵身後,伴隨行動的步兵集群。

漢人的戰法,一般都是騎兵在前,步軍在後。

輕騎為左右兩翼掩護,並擔任戰場遮蔽與襲擊匈奴騎兵脆弱的側翼的任務。

而龐大的步兵集群,則作為主力,伴隨進攻。

這是霍去病時代結束後,漢軍的特征。

在失去了霍去病那柄尖刀後,漢軍開始用鈍刀子割肉。

這樣做,雖然失去了快速機動與穿插能力。

但是,對匈奴人的壓力,卻依然龐大。

因為,匈奴的國力、兵力和財力,都比不了漢朝。

自然耗不起。

天山會戰、余吾水會戰,都是靠著不斷收縮防線,拉長漢軍補給線,誘敵深入後,再發動決戰,才能勉強打成平手的戰役。

而在現在,一旦發現漢軍步兵集群的影子。

衛律就明白,自己只有一個選擇——丟下呼揭人,自己帶著其他人馬上跑回瀚海,返回幕北。

不然的話,假若被其騎兵纏住。

那麽,漢軍就可以在這弓盧水之畔,至少重創他的部隊。

說不定,可能會重演漠北決戰的失敗例子。

這弓盧水背靠著瀚海,對於匈奴騎兵來說,實在是糟糕的戰場。

因為,沒有太多的回旋空間,更沒有能夠以空間換時間的選擇。

只能硬剛。

而與漢軍主力集團硬剛,下場只有一個——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