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5章 糜爛的雁門(1)(第2/3頁)

“商人?”趙如意不太相信的看了看那公子哥,又掃了一眼這公子哥的隨從們。

長安來的商人?

能有這樣素質的隨從?

不過,趙如意也懶得計較這麽多,既然對方自承是商人,那麽……自己也就沒必要生事,再說……

商人好啊!

商人可以拿點油水,填一下肚子。

“既是商人,依律,吾當奉命核查汝等的路傳、竹符以及貨物……”趙如意沉聲道:“若有違禁之物,一旦查出,國法之下,概不容赦!”

年輕公子哥聽著,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然後揮了揮手,一個隨從立刻上前,將一塊金餅塞到了趙如意手裏。

“還請閣下行個方便……”那隨從低聲笑著:“來日必當還有所報!”

趙如意掂量了一下手裏的金餅,估摸著有個半斤,便笑了起來,道:“過去吧!”

同時,揮手讓士兵們打開拒馬,推開塞門。

公子哥卻是道:“出塞之事,倒是不急,未知守尉可否容我遊覽一下這武周塞?”

趙如意神色古怪的看著對方,心裏面思慮良久,看在黃金的面子上,他終於點頭,道:“可以,但是,只能讓閣下一人上塞……”

“可!”公子哥笑眯眯的說道。

於是,趙如意便朝他招招手,帶著他,走上蜿蜒的石梯,一路攀爬向上,來到了障塞的塞城之頂。

公子哥一登塞城,看上去非常興奮。

他摩挲著雙手,眺望著遠方的山川草原,俄爾就吟唱著道:“敕勒川,陰山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美!太美了!壯麗山河啊……”

趙如意聽著,臉色尷尬,道:“公子,此乃武周山,不是陰山……”

“我知……”公子哥笑呵呵的道:“都是一樣嘛,皆為我漢家山川,天下名塞之一……”

“只是……”他眼睛從武周塞的各項設施上掃過,問道:“守尉足下,武周塞,乃漢家要塞之一,依律當有種種設施……”

“如天田、羊頭石、渠答、柃柱……”年輕人笑眯眯的問道:“以我觀之,非但天田不見半分蹤影,羊頭石只有三個,渠答半個也無,柃柱連個木頭也未有見……”

“這要是上官檢查,貴塞上下,皆當坐法下獄啊……”

漢家障塞,有著一整套的嚴密制度。

其中,規定了各障塞以其規模大小和險要不同,應當齊備各種守備設施。

像所謂天田,其實就是布置在塞外一定面積內的沙面。

依照制度,沙田要平整,且必須布置出一個相當大的面積,且必須每日三次監視和維護天田,保持其規模,記錄其上變化。

如此,守塞衛兵,就可以通過觀察天田,而知敵人的蹤跡,察覺是否有人曾經接近過障塞。

相當於一個原始的早期預警機制。

除此之外,天田還可以限制甚至阻隔,內奸、細作與敵人聯系——任何私自出塞的人,都必然在天田上留下足跡。

故而,漢家對各地障塞的天田,要求相當嚴格。

每一個障塞,都有一個用於記錄每日天田情況的簡牘,每隔十天,必須匯總上報,然後由上級再報告到上級,最終傳遞到長安蘭台,由尚書台記錄在案,當然很多時候,這些記錄都只是一句話。

至於羊頭石,就是類似羊頭大小,堆放在障塞塞頂的石頭,用於攻擊和抵禦敵人。

渠答是鐵蒺藜、木蒺藜,埋設在道路與主要通道中,同樣有明文規定。

而柃柱則是另外一種早期預警手段,主要是在設置在灌木叢、小道、草叢之中,其基本形狀是以繩索將兩個或者多個木樁串在一起,在木柱上綁有鈴鐺。

當有人或者大型生物,觸動繩索,鈴鐺就會響起。

而這武周塞內,除了三塊看上去都已經和墻體黏在一起的羊頭石外,就只有幾捆看上去都要發黴了的薪柴被堆在一個烽燧孔裏。

塞城四周,別說天田了……

連沙田的影子都找不到……

趙如意聽著,呵呵的笑了起來,罵道:“上官?善無城裏的上官,若還能記得武周塞,那可就謝天謝地了!”

“不瞞公子,吾為武周尉,已是整整兩年未見句注校尉本人來此巡查了……”

可能是因為,這個年輕公子哥是長安來的,也可能是因為趙如意本身就有些話癆,總之趙如意很快就打開了話匣子,不斷的吐槽著善無城裏的達官貴人們。

將各級將校,克扣軍餉,貪墨軍械費用,甚至把軍隊裏的戰馬,當成挽馬,拉去做買賣,統統都說了出來。

他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

這些事情,句注軍上下誰不知道?

不然,何以當年威名赫赫,天下有數的強軍,會墮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有能力,有關系,想要更進一步的人,都已經想辦法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