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0章 選才(1)(第2/2頁)

上百分档案,看起來確實很累。

特別是少府舉薦的,皆是舍人。

舍人,都是基層官員,一般是縣令、縣尉,因為政績斐然,為少府所選,錄為舍人候選,在長安有司輪值、培訓和學習。

一般輪值期為三年,三年後若未被選入儲君莫府,則回到地方,升遷一級為郡太守、郡尉和郡丞佐官。

故而,少府舉薦的都是最近三年,奉命入長安的舍人備選,年紀一般都在三十歲以下,地方履歷紮實,每一個人看著都像是未來的能臣幹吏。

此時,張越才明白,東方朔當年喝醉裏,說的那些話真的不是瘋話。

這世道,真的是用之則為龍,不用則為蟲。

他是運氣好,一般的人即使有才華,有能力,若沒人看重和提拔、培養,將近乎永無出頭之日!

當然,西漢還算好了。

起碼,還有從軍立功這條對所有人開放,只要有能力,能殺敵,肯吃苦,就一定能爬出來的道路。

若是東漢,連當兵立功,出人頭地的路都被人堵死了。

整個底層,都被桎梏,幾乎沒有出頭喘息的機會。

那才真正叫人絕望!

想到這裏,張越就認真起來,將每一個舍人備選的档案,都反復察看,確認,審視。

都是布衣寒門,若是可以,能拉一把是一把!

還別說,張越一認真,就真的從中發現了一些不錯的人才。

甚至還有青史留名的幹吏!

當然更多的是,蹉跎於世,卻被埋沒的人。

……

注:太子舍人,是西漢獨創的中央直管幹部。

其主要特征是常備,也就是說無論國家有沒有太子,無論太子舍人是否滿員,少府每年都要選拔。

其選拔模式,按照史書記載,是以每年天下州郡的縣令/縣尉以及郡守舉薦的其他優秀年輕官員中,考績課乙課者,優中選優。

每次只選二十人,充為儲君的舍人備選。

但絕大多數的備選,都只是備選,最終都要回地方,只有少數人能夠擠進儲君身邊,成為潛邸大臣。

至於莫府,不是錯別字,是幕府的通假字,在西漢一般用於太子幕府,以有別於大將軍、大司馬和太尉以及其他有資格開府建牙,招攬人才的高階大臣的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