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9章 火眼金睛張子重(2)(第2/3頁)

劉進也不例外。

張越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揀著劉進選的那些人的優點,都誇了一遍。

“故禦史大夫王卿孫王延年,素有廉名,臣也有所耳聞,其為郎中時,曾散家財,以助寒門士子進學……”

“故少府上官桀之侄上官允,文武雙全,曾侍天子帷幄,連陛下也贊譽不絕……”

“如候李善子李言,素有賢名,曾為華陰尉,政績斐然……”

“開陵候成挽之子順,更是長於匈奴,熟悉西域地理,知漠北風土……”

“……”

這讓劉進聽得心花怒放,暗自得意。

為了選出這些人,他可是花了許多精力和心思的。

不僅僅調查了這些人的過去,還研究了這些人的現狀,甚至還派人去問過這些人身邊的人,再三確認,才將他們選出來。

就連張越,其實也很驚訝。

因為,這些人來自很多不同的勢力。

像王延年,雖然在史書上不聞其名,但,他的祖父卻是曾在元鼎年間任為禦史大夫的王卿。

王卿雖然做官,沒有什麽政績,但他卻是當今天子的潛邸大臣,與天子關系很好。

而故少府上官桀,則是貳師將軍海西候李廣利的人,而且是與李廣利關系親密非常的老將——當初李廣利入伍,天子就是讓上官桀輔佐。

大宛戰爭的時候,上官桀更是不顧年邁,堅持隨軍出征。

為李廣利梳理上下,為大宛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最關鍵的是,這位老將軍還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個率軍越過蔥嶺,進入中亞的漢家將軍。

上次李廣利回京時,就帶了上官桀的兒子上官相夫在身邊。

如候李善,這就不用多說了。

他是太子的絕對心腹和鐵杆支持者。

如今官居京輔都尉,掌握著關中郡兵。

開陵候成挽,則是匈奴歸義候,在匈奴時,也是一部首領,為匈奴單於封為介和王,天山戰役時,成挽負責統帥車師與蒲類諸國兵馬,保護匈奴主力的側翼。

然而,成挽卻在漢匈開戰的瞬間倒戈,率部重創了車師、蒲類諸國,為李廣利兵進天山南麓創造了良好的戰機。

除了這些人,劉進所選的其他人,也都是有各有代表。

來自朝野各方,讓張越看了,幾乎有種漢家各派勢力大聯合的感覺。

只是……

張越擡頭,看著劉進,整理了一下腹稿後,道:“殿下所選,雖皆俊傑,然臣愚以為,有所不妥……”

劉進想要整合朝野勢力,想法是不錯。

然而……

他這麽搞,未來的太孫宮會變成什麽樣子?

旁的不說,這麽多勢力,錯綜復雜的關系和利益訴求,間雜在一起。

未來的太孫宮,還不得變成演武場?

劉進聞言,微微一楞,不是很明白張越的意思。

他為了湊齊這朝野各方勢力的代表,可是花了許多心思,用了許多力氣啊。

怎麽就不妥了?

張越只好解釋道:“殿下,以臣的愚見,這世上怕是沒有人能讓所有人喜歡……”

“縱然是仲尼,為儒家先師,不也有許多人非議嗎?”

旁的不說,墨家的墨翟就曾經專門開了個單章,將孔子和儒生黑了個底朝天。

法家的列位大能,也沒有閑著,韓非子一篇五蠹,把儒生和商賈、遊俠、地痞無賴並列為害蟲。

至於後世的亞聖孟子……

現在,更是出了名的大黑鍋。

荀子和他的門徒們,逮著孟子批判了一百年!

劉進自然知道,所以,他默然片刻,然後道:“孤只是想嘗試一下……”

“殿下,自古以來成大事者,皆是團結左右,凝聚上下,然後奮發而起……”張越恭身道:“臣未聞有內部紛亂,而能成事者!”

“且夫……”張越擡頭,看著劉進道:“殿下所選諸君之中,也有一二不肖者……”

張越低頭道:“譬如,那王延年,雖然素有廉名,常接濟士子,但殿下可知,此人曾經醉酒縱馬,馳騁於鬧市之中,撞傷無辜百姓十二人……”

劉進聽著,一楞,問道:“孤為何未從宗正档案之中,有聞於此……”

“孤也見過那王延年,舉止得體,不似那等會胡作非為,驕狂放縱之人……”

張越呵呵一笑,道:“殿下,有錢能使鬼推磨,何況這掩過飾功,不過舉手之勞罷了!”

“臣若不是,曾有一段時間,常與長安士子來往,批其文章,怕也不知於此!”

去年,張越有一段時間,專門在長安發心靈雞湯,刷聲望,很是聚攏一批士子,圈了許多腦殘粉。

通過與這些人的交談和交流,張越知道了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

恰好,他有空間瑾瑜木,可以固化記憶。

只要需要,隨時可以回溯自己見過、看過、聽過的任何文字、對話和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