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7章 天子教孫(第2/3頁)

由是孤苦寂寞,永墮深淵!

連每年忌日的衣冠出巡,都格外清冷。

擡著衣冠巡幸的人,盡是宮中的孤老宦官,一個願意為其效勞的士大夫也沒有!

所以,即使這位帝王生前,仁孝寬厚,歷史評價也是極為低下。

天子從前不喜太子劉據,也是因此。

劉據和劉盈,在性格上和心性上,太相似了!

劉進只是頓首領命,拜道:“孫臣謹記大人教誨!”

天子點點頭,對張越道:“張卿為朕督之,若未來太孫不孝,既以今日之話而戒之!”

張越趕忙拜道:“臣恭領聖命!”

到得現在,張越算是看出來了。

為何這劉氏建儲,不讓外人摻和。

感情,老劉家在建儲謁廟的時候,是在玩愛家主義、憶苦思甜教育啊。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劉氏帝王,總是那麽的清新脫俗,別於其他封建王朝。

這種方式,確實是一種有效的家庭教育。

至少能給繼承人灌輸一些基本的理念,並讓他知道,什麽事情可以做,什麽事情不能做。

說話間,天子卻是領著劉進,來到了高帝衣冠之側陪祀之所。

一件簡簡單單的,用著苧麻、素、羅等原料,編織而成的天子服章。

這恐怕是天下有史以來最簡單的、樸素的君王衣冠了。

只是,莫名的,卻有著無窮威勢,顯露著浩浩蕩蕩的王者威嚴。

讓人見而仰慕,心生孺慕,於是戰戰兢兢,只能叩首再拜,匍匐在其腳下,恭恭敬敬的獻上敬意與膜拜。

即使穿越者,也不能例外!

張越的視線,凝視著這件樸素、簡單、無華的天子衣冠,無比崇敬的獻上自己的膝蓋,真誠的叩首膜拜。

概因,這件衣冠的主人,是一位真正的王者。

其雖身死,但魂魄永在。

即使是改朝換代,縱然千百年後,也依舊為人民長久懷念和敬仰。

他就是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恒!

只是看著這件簡簡單單,樸實無華的天子衣冠。

張越心中,就浮現起了這位君王生前的無數事跡與故事。

其在位之時,依法治國。

某次,這位天子出行,攆車從渭河橋上過,有行人驚駕,導致這位天子險些被馬摔出車駕。

衛兵緝捕了那個莽撞的路人,送交廷尉。

廷尉審理後,依法判處:冒犯車駕,罰金四兩。

這換了其他任何君王,這個廷尉都得掉腦袋,若是我大清的聖主明君,恐怕要誅九族。

但,這位天子,卻在思考了很久後,批準了廷尉的裁決,說:廷尉當是也!

又有一次,高帝神廟供奉的玉環被盜,官府抓住了盜賊,交給廷尉審理,廷尉依律判處盜賊斬首。

這位天子,繼續批準了廷尉的奏報。

正是因此,漢室從此才奠定了‘刑無等級’的法律思想。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刑。

即使現在,五銖錢大神,神威蓋世,也依舊如此。

縱然諸侯王犯法,也要受到法律制裁和懲處。(劉氏天子靠法律和制度,處死和懲處的諸侯王,至少是兩位數!列侯的話,數都數不清楚!)

而這位天子,不僅僅是法律的守護者。

更是言論自由的捍衛者。

今天長安八卦黨們,能夠自由自在的給公卿編段子,給列侯權貴安外號,甚至調侃宮廷八卦,全賴這位天子當年頒布的‘除誹謗詔’。

更讓人敬仰和尊敬的是,這位帝王,還是兩千年封建史上,罕見的節儉君王。

終其一生,無論穿戴,住行,都是自己動手。

他在宮中,帶著宦官,種地養菌,又讓薄太後和竇皇後,帶著妃嬪,養蠶織布,種麻為衣。

其在位二十三年,沒有修過宮室。

甚至沒有在宮廷裏,增添任何一件名貴的奢侈品。

他的妃嬪所穿的衣裙,拖地不過一尺,宮中帷幕,沒有任何紋繡之飾,宮室回廊裏,看不到任何金銀銅錫之物。

全是陶瓦、泥罐。

就連其陵寢,也是沒有半個金銀陪葬品,俱為陶瓦之物!

然而,他對自己和子女、妃嬪節儉。

卻對農民、勞苦大眾,慷慨非常。

其在位二十三年,多次免除全國田稅、徭役。

漢家今天田稅,三十稅一的制度,就是在他手上開始創立的,並一直延續到西漢滅亡。

康麻子所謂的‘永不加賦’的幌子,與這位帝王開創的,真正的輕徭薄賦制度一比,簡直是桀紂之政!

這樣一個君王,出現在西漢王朝,只能說是異數。

是中國之幸,天下之幸!

不止是張越,在這位天子衣冠面前,戰戰兢兢,只能俯首膜拜。

天子也好不到哪裏去。

他見著那件樸實無華,簡簡單單的祖父衣冠。

嘆了口氣,屈膝頓首,低頭致意,一句話都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