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5章 官商(2)(第2/3頁)

既然知道了這個事情,張越當然想知道更多!

譬如,楊家是否掌握一些失傳的秦代技術。

比如說,在後世傳的沸沸揚揚的軌道技術。

這是絕對的黑科技!

在張越回溯的資料顯示,後世考古學家在南陽境內,發現了一條秦代建造的軌道遺跡。

其以木軌鋪在路基上,采用了多種超前設計。

雖然是以馬力牽引,但速度卻是極快,據說可以日行數百裏。

而陽成延是張越找遍整個石渠閣和蘭台記錄,發現的唯一一個,或許掌握此項技術的人。

因為,陽成延當初修建漢長安城、未央宮和長樂宮時,是從龍首山取土建城。

而無論是漢長安城,還是未央宮、建章宮,都是非常龐大的工程。

若從龍首山取土,怎麽運輸是一個大問題!

而陽成延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僅僅解決了這個問題,還將工期縮短在了一年和半年內!

這太恐怖了,除了軌道運輸,張越想不到,還有什麽技術可以實現這樣的速度。

而這項技術,是張越一定要得到的。

而楊家是最可能擁有此項技術的家族!

千萬不要以為,木軌是什麽簡單技術。

就像後世的地球,很多國家都擁有鋼鐵產業。

但幾個國家,能掌握生產鋼軌的技術?

木軌也是一般。

不是隨便找幾塊木頭,就可以制作木軌的。

更非隨便找幾個木匠,就能造出合格的木軌的。

軌道的鋪設,更是一個大工程!

無數的魔鬼,都潛藏在細節中。

若張越要從頭摸索和研究,恐怕要做好用數年時間,花費數千萬的資金的準備。

不僅僅需要建造幾條實驗軌道,還要得去摸索如何使用。

若能從楊家得到這項技術,那就再好不過了。

明年就能上馬一條實驗性的軌道,連通新豐至長安,然後再接連新豐、臨潼、萬年、鄭縣,打造一個環京畿生態鏈。

內心想著這些事情,張越就笑眯眯的上前,扶起楊敘,道:“楊君莫要驚慌,本官沒有惡意……”

楊敘擦了把汗,他當然知道,張越是沒有惡意的。

只是,內心卻依然忍不住的害怕。

沒辦法,他才十六歲多一些,根本就沒有什麽城府和應對經驗。

“侍中公寬厚,天下盡知……”楊敘低著頭,一副老老實實的模樣,讓張越看著,都有些感覺好像在欺負小孩子一般。

“坐吧……”張越搖搖頭,安慰的拍拍對方肩膀,不想再給他壓力了。

要是嚇壞了,可就不好。

還是等他們家大人來上門吧!

楊敘聽著,如蒙大赦,趕忙坐了下來。

張越扭過頭來,笑著看向一旁的田明。

和楊家不一樣,田家可是有靠山的!

而且,這個靠山相當之硬紮,整個關中都知道,田家和張家的關系。

所以,張越也沒跟田明客氣,笑道:“早聽張尚書說過,田家有麒麟兒,曰田明……”

“小子明,恭問世叔安!”田明是個聰明人,一聽張越的說法,立刻就打蛇隨棍上,啪的一聲,跪到張越面前,大禮拜道:“卻是不敢當世叔誇贊……”

張越聽著,笑了起來,連忙扶起對方,道:“賢侄毋需多禮!”

張安世家族與田氏家族的關系,張越心裏有數。

那相當於張越和田苗、李禾兄弟一般。

甚至猶有過之!

只要張安世家族不倒,田氏便無虞。

田氏不僅僅對張安世家族有義,甚至還有恩情!

在有恩必報,有債必嘗的漢室。

這樣的關系,比一切契約、誓言,都要牢固。

而田氏家族,也早就被張越排到了拉攏序列中。

拉攏田氏等於拉攏張安世兄弟。

“賢侄啊……”張越笑眯眯的拉著田明的手,又扯上楊敘的手,肩並肩坐下來,對兩人道:“田氏、楊氏,都在新豐工坊園建有作坊,更踴躍認購新豐債券,此事,不止是本官心有感激,便是長孫殿下也說‘田、楊兩家,雖為商賈,但心系社稷,可謂義商也!’”

田明和楊敘聽著,心裏面跟吃蜜糖一樣甜,兩人立刻道:“這都是小子家族的本分……”

“能為社稷出力,小子等便已經知足了……”

“往後工坊園和新豐建小康的大業還需兩位的家族鼎力協助啊……”張越輕聲說著。

田明立刻聞弦歌而知雅意,當下便拜道:“好叫世叔知曉,吾父已經決意,年後在新豐擴大作坊,至少要增加一倍的人手!”

這本來就是田家要做的事情。

工坊園的作坊太賺錢了!

而且,還能與長孫殿下,拉近關系。

張越聽著,呵呵的笑了起來。

田明見狀,再拜道:“小子聽說,侍中欲建縣學,以廣教化美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