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9章 義無反顧的長孫(第3/4頁)

張越相信,如此一來,必可大大激發民夫的工作積極性,消弭怨氣,讓他們更有忍耐力。

畢竟,能去治河修渠的,肯定都是沒有老婆和家庭的余子。

現在,天上掉下一個金發碧眼,前凸後翹的妹子。

只要認真勞作,就可以在工程結束後,將之領回家。

為了這個妹子,張越相信,關東的人民,肯定會積極起來的。

當然,話是不能直白的說出來的。

那太赤裸裸,一點都不符合諸夏民族的語境和道德標準。

所以,張越只好盡可能的用著婉轉的話,對劉進道:“殿下有所不知,彼之夷狄,不識王化,無有仁義,其俗賤女子,惡婦人……”

張越摻著後世阿三的一些習俗和西方的燒死女巫活動,簡單的對劉進做了一個介紹。

什麽女子出嫁給男子,若沒給夠嫁妝,就要燒死。

什麽村寨裏若有疫病,就懷疑有女子在作怪,也是燒死。

什麽女子八歲起,便要承擔一家的全部活計,而男人們則在大樹下曬太陽。

總之是有多慘就講多慘。

說的劉進潺然淚下,惻隱之心,更是無法按捺。

“張卿……”劉進嘆著氣道:“夷狄,果然如此嗎?”

“殿下……”張越拜道:“夷狄譬如禽獸,非臣一人所言也……”

當前漢室的輿論界,不分左右,不論今文、古文,對夷狄的態度,都是一樣的。

唯一的區別,不過是一派主張,夷狄什麽的,不要去管,讓他們自生自滅就好了。

另外一派,則高舉春秋大義的旗幟,主張誅震夷狄,甚至更激進的教化夷狄。

兩派拉鋸之下,各種思想混雜,種種駭人聽聞的言論,讓人為之咋舌。

穿越之初,張越不明所以,以為公羊學派才是對四夷、匈奴最狠的那個。

但現在,他已經知道了。

公羊思想,其實是比較溫和的!

最極端的是谷梁、左傳、思孟,這幫被孟子思想影響的人。

公羊還只覺得‘夷狄譬如禽獸’——主張夷狄與禽獸相似,但不是不可救藥,經過教育是可以挽救,讓他們重新做人的。

谷梁、左傳,已經是覺得‘夷狄非中和氣所生,王道不能化’。

直接開除了四夷的‘人’籍,連搶救的資格也沒有!

其他弭兵啊、莫如和親便之類的想法,其實只是這一思潮帶來的表層問題。

真正深刻的是,潛藏在這些人心裏的,對四夷極端蔑視和歧視的心態。

這一點,後來元成之交的儒生們,已經生動的演繹了無數次。

劉進當然也被灌輸過類似的想法。

所以聽著張越的話,點點頭,道:“卿之言,甚是!”

他接受的教育裏,夷狄這個群體,沒有禮教,沒有道德,沒有仁義,茹毛飲血,父子同廬而居,甚至有著收繼婚這樣的恐怖傳統。

完全悖於倫理,不可想象,無法理解!

簡直就是一個辣雞堆!

更何況,他其實只是一個宅男。

也就最近幾個月,跟著張越,見了些基層的情況,懂了些民生疾苦。

至於那遠方異域之事?

他又沒見過,還不是張越說什麽就信什麽?

就聽著張越道:“殿下,可還記得當初,臣與殿下,巡視新豐,所見所聞?”

“那民間老農的余子們的情況,可還記得?”

劉進聽著,立刻就回憶起了當初的見聞。

那時,新豐的農民,便是自耕農,也是窮困潦倒。

很多人家徒四壁,別說娶妻了,便是吃飯都很困難。

劉進見過,一家四兄弟,擠在一件破破爛爛的房子裏,圍著篝火,烤著田鼠的情況。

他們中的老大,已經三十歲了。

最小的弟弟,才十八歲。

每一個人都是衣衫襤褸,面黃肌瘦!

正是目睹了這些人民的慘狀,劉進現在才會如此堅決的支持張越!

因為,這數月來,新豐的變化,他是看在眼裏。

這次回來,劉進特地帶人重新去走了一趟當初的旅途。

重新看到了那四兄弟的屋舍。

現在,這四兄弟,重建了新屋。

家門口,拴著一頭牛和一匹馬。

屋子裏,甚至看到了兩個粗衣麻布的女人身影。

劉進找人打聽,得知這家人的老大,在三個月前,被新豐工坊園招錄去做工,靠著勤勞踏實,被作坊主賞識,任為管事,月俸有五百錢,所以一下子就有媒人來講親,最終娶了一個喪夫的寡婦。

對方雖然帶了孩子,但也帶來了嫁妝。

老大成親後,老二不久也娶了媳婦。

因為,這家的老二善於耕田,吃苦耐勞,機靈懂事,跟著縣裏的農稷官學習,掌握了維修和組裝曲轅犁、耬車、水車的技術,成為村裏為數不多的技術人員,還錄入了縣裏的鬥食官序列,成為了一個臨時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