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1章 全民大練兵(2)(第2/3頁)

張越仔仔細細的將胡建的冊子看了一遍,然後強行將他們記下來,與腦海中本就儲存的記憶一對照。

張越發現,這其中的大半,都是原本就有印象的。

但也有上百人,是原來默默無聞之輩。

“軍正去通知吧……”張越將冊子還給胡建,道:“讓各地鄉亭,開始初選,主要考核箭術,合格者再送來新豐,本將親自主持考核!”

“至於此冊上的良吏,則無需初選,可直接來縣城!”

將要開始編組的新豐郡兵曲,按照標準的野戰曲編制來算的話。

總共將會編列五個屯,十個隊、五十個什,一百個伍。

總共需要一百六十五名各級軍官。

這就需要盡可能的找到合適的人才來培養和訓練。

“諾!”胡建聞言,頓首領命。

送走胡建後,張越就開始,拿起筆,靠著記憶,將剛才所記下來的人名和背景籍貫,寫了下來。

打算給他們做一個档,為將來做準備。

畢竟,這些人不可能全部入選。

實際上,張越讓胡建下去考察,也主要是從實際能力和工作情況出發。

選拔武將,只是個幌子。

借機給新豐各級官吏,建一個档案,才是真正的目的。

等將來,新豐系統的攤子大了。

組織部或者類似的官員考察、管理、提拔機制,就要提上預案了。

不能官員的升遷任免,尤其是中低層的官員升遷任免,全靠上級的喜好來決定。

一個良好的官僚系統,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內循環機制。

……

而此時,新豐要練兵的消息,也在長安城裏不脛而走。

許多人都是議論紛紛。

“聽說新豐的張子重,欲在全縣選拔軍官,編練一個曲的軍隊呢……”酒肆中,有人輕聲說著。

“確實如此!我聽說,張子重欲效仿當初驃騎將軍編練驃騎校尉故事,先選拔良吏,再征募勇士!”有搞事者輕佻的說道:“其志甚大呢!”

“啊!”聞著無不瞪大了眼睛,滿臉驚訝。

霍驃姚,可是長安人的驕傲!

那個長安父老看著長大,十六七歲就帶著人在長安城裏橫沖直撞的貴戚,對長安人來說,那可不僅僅是偶像那麽簡單。

而是類似父兄一樣親切,就和閭裏遊俠一般耳熟能詳的人物。

哪怕是市井百姓,誰不是在霍驃姚的故事和傳說中,熏陶著長大的?

許多人的祖輩,甚至還曾不無得意的告訴自己的兒孫們:當初,霍驃姚可是騎著馬,踩過咱家的莊稼呢!

如今,驟然聽聞,有人要學霍驃姚。

長安人民的內心,是很復雜的。

一方面呢,對霍去病的懷念,使得他們充滿期待。

另一方面,心裏面卻是酸溜溜的。

畢竟,霍去病,那是大家的長輩們看著長大,是長安父老們口中的英雄。

而那張子重……

是南陵人……

這心裏面能舒服才有鬼了!

當下,立刻就有人異議了:“霍驃姚練兵,乃不傳之秘,連霍奉車,亦無能傳,那張蚩尤如何能知?”

霍去病在長安人眼裏,就是無敵,就是戰神的形象。

特別是霍去病後,國家再也沒有出現過像他這樣可以輕松帶來勝利和成功的名將。

故而,對其懷念又多深,崇拜有多深,對其他可能取代者的排斥就有多大。

這是一種類似條件反射的本能!

李廣利就是這一情緒下的犧牲者。

別管李廣利的武勛和斬首有多少?

但在長安人民眼裏,他就是一個‘都尉之才’‘中庸之人’,只是‘奈何陛下愛幸’才僥幸成為大將。

所以,李廣利一直都很拼命,想要證明,自己不比霍去病差。

奈何,他再怎麽努力,面對龜縮起來,像刺猬一樣將自己保護的嚴嚴實實的匈奴,也只能是望而興嘆。

勉強發動的天山會戰和余吾水會戰,其實是在這一種情緒下催動的產物。

連李廣利,都不能讓長安人接受。

張越這樣一個沒有在戰場上證明過自己的年輕新貴,就更是如此了。

別看底層的百姓,對張越好感其實很多。

但一涉及霍去病,反彈立刻就來了。

頓時,無數人都是紛紛附和:“正是如此!霍驃姚,何等英雄?乃是真正的神明下凡,蓋世的大丈夫!張蚩尤雖兇,也不過是空有武力,頗有文名而已,那帶兵作戰,遠征萬裏,何其兇險?所需要的智慧與謀略,又是何其之多?非天授其材,誰能一蹴而就?”

“哎……”那位搞事者微微一笑:“這諸位恐怕就不知道了吧?”

“張蚩尤,可不止空有武力和文名!”

“他可還是兵法大家!一本《戰爭論》,邊塞將官爭相閱讀,俺聽說,連匈奴人也是高價求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