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0章 抉擇(2)(第2/3頁)

黃金、珍寶、珠玉,跟不要錢一樣的被塞在一個個大包小包的禮盒之中。

美女、寶劍、土地,更是一下子就全部都冒了出來。

反正,大家的訴求只有一個——請閣下務必手下俺這點微不足道的禮物。

也沒有人會擔心,收禮的人,會不會拍拍屁股不認賬。

拿錢辦事,替人消災,百年來這一規則,童叟無欺。

只要收了錢,肯定會辦事!

某些節草很高的人,甚至假如事情沒辦成,還會退款,簡直良心!

……

與此同時,宣室殿之中,朝會暫時告一段落,進入了中場休息時間。

一個個侍女,端著茶水、瓜果和其他點心,進入殿中,奉給群臣食用。

畢竟,很多人從昨夜開始,一直到現在,水米未進。

年輕人還好,老臣和元老們,肯定hold不住的。

特別是當今天子,自從接受了張越的建議後,就特別講究。

一日三餐,肯定是定時的。

甚至連飲食,都有著特別安排。

就如同現在,擺在他面前的這幾樣點心。

主菜是用蹲鴟粉包裹著蒸出來的饅頭,其上點綴著肉醬,旁邊放著一小碟的魚子醬,深灰色的魚子,宛如珍珠一般。

湯是一盅燕窩湯,湯汁晶瑩剔透,散發著無窮香氣,幾顆大棗,漂浮在其中。

微微的嘗了一口燕窩湯,天子就看向殿中,正在低頭用膳的劉據父子,眉頭微微緊鎖,有些猶豫不決,始終無法最終下定決心。

此時,距離張越提議,成立一個跨州郡的,統一指揮和負責隧營的施工建設、河道整修和防汛任務的官署,已經過去了兩個時辰。

此事,已經得到了群臣的一致認可。

就連官署的名字,也有幾個候選了。

但選誰去領導和控制這個官署,卻讓他無比頭疼和糾結。

在理論上來說,他應該選太子劉據。

畢竟,劉據是儲君,還曾多次監國,有著紮實的政治基礎和官員系統。

而且,以儲君兼任總督治河、河防、水利、運河諸事,也確實可以告訴天下人,朝堂對此事的重視。

但疑慮,卻是有的。

這個兒子,萬一再搞砸了這個事情,如何收場?

由之造成的影響,怎麽平復?

這可不是李禹一案,大家悄悄的處置,甚至,連李禹的罪名,也只是貪汙受賄,而非背主叛君。

盡可能的幫劉據收拾了手尾。

雖然在長安的朝臣之中,基本上都知道是怎麽回事。

但,天下庶民與官員,基本都是茫然的。

而這治河、水利之事,牽扯巨大。

單單是計劃的隧營,就可能會有數以百萬的人民!

所涉及的工程,更是涵蓋青徐揚,甚至還延伸到了三河地區,並在未來可能發展成為一個遍布整個長江黃河流域的超級官署。

這樣的事情,萬一這個太子,再捅出簍子,做了錯誤的判斷。

這影響的就是全天下!

更麻煩的是,很可能再也無法向天下人隱瞞了。

太子犯錯,一定廣為人知,那就是糟糕透頂!

因為,他將可能會成為一個不再完美的君王!

君王不完美了,就表明其身上的光環褪去,再也不能永遠正確,永遠光輝!

雖然,劉據只是太子,並非天子。

但總歸會傷害劉氏的統治合法性和政權的神聖性。

太宗皇帝勞苦一生,好不容易才在天下人面前樹立的聖天子形象就可能要出現一道裂縫。

作為孫輩,天子可不想,太宗皇帝的努力,在自己手裏葬送。

但不選太子,就只有長孫劉進可以選。

當然,在理論上,他還可以從昌邑王劉髆、燕王劉旦和廣陵王劉胥裏選。

甚至還可以讓小皇子劉弗陵去掛個名,而將此事在事實上委托於多位重臣聯合監管。

但這終究也只是理論可行,現實中,他真要這麽做了。

保證第二天,整個北闕城樓下,都會擠滿勸諫的士大夫貴族。

而且,這種事情,又不是開玩笑的。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讓其他兒子,出任這樣的重任。

等於宣告天下——朕要廢太子!這立刻就會使國家分裂!

所以,他只能在劉據和劉進之中二選一。

劉進相較於乃父,優點當然是有不少的。

首先,這個長孫年輕,年輕就意味著可塑性極強,若讓劉進去負責此事,經過這治河工程和其他運河工程的捶打,不用五年就能鍛煉出來!

更可在這其中,學習如何處理郡國、地方、諸侯的矛盾,並知道該如何協調各方利益。

這可是書本上根本學不到的東西。

不必擔心,重蹈魯哀公的覆轍。

其次,劉進沒有受到過太多利益集團的牽扯,本身相當幹凈,這意味著,他可以更好和更恰當的處置各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