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2章 張布斯(3)(第2/2頁)

而出土的各種漢簡以及漢書、史記的一些零星記載,都說明這一情況,在漢代是相當普遍的。

特別是當指向的工程為河道、水利建設項目時,這一情況就尤為突出。

《漢書·溝洫志》裏就有兩條關於河道建設,由時任天子親自批復的詔命:著外徭六月。

什麽叫著外徭六月?

著就是登記,意即當時的天子覺得這些民夫的工作非常有意義,特別加恩,命令官吏登記這些民夫,所有人都被標記上‘六月外徭’的標簽。

這真的是皇恩浩蕩!

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得到了皇帝親口賜予的,他們服役六個月外徭的恩德。

按照漢律,臣民每年的服役期是一個月,超期部分算是有償。

換而言之,這些民夫可以將這‘六月外徭’折算成現金,去地方官府領取。

也可以用這六個月來抵消自己未來將可能要服役的徭役或者兵役。

所以,秦漢的徭役系統,復雜而系統。

針對不同情況和不同階級,有著不同標準。

而齊郡,在這個問題上,犯下了致命錯誤:它在已經征收了人民踐更錢的情況下,依然征發了五萬民夫從事各種各樣的徭役。

卻沒有給這些人半個五銖錢的補償!

考慮到陳勝吳廣起義的緣由——因為失期,害怕被論罪的民夫在大澤鄉揭竿而起。

八百杆竹竿,捅破了秦王朝的統治。

所有朝臣看著青徐揚地區的上計吏和兩千石,眼睛都在冒綠光了。

你們要作死,不要拉上我們啊!

當然,類似宗正劉屈氂這樣的從地方升上來的官員,卻都是低下頭。

他們知道,類似情況,不止是在青徐揚出現,北方各地也都存在。

只是,吃相沒有這麽難看。

將幾乎編戶齊民的百姓,都收一遍賤更錢,然後又征發那些農民去服役。

這擺明了是要逼他們破產!

北方的官員們,甚至昂起頭來,頗為驕傲。

沒有對比就沒有優越感。

和東南的同僚一比,許多人都為自己的廉潔和良心深感自豪!

吾真是君子啊!

至少拿錢辦事,百姓交了錢,就輕易不去征發他們了!

而此時的上計吏們,人人瑟瑟發抖,入京兩千石們,更是惶惶不可終日,恨不得找根繩子上吊得了。

特別是那些平日自以為自己還算廉潔奉公和愛民的官員。

真的是羞的無地自容。

內心充滿了愧疚。

其實,他們也是直到現在,聽了張越的介紹,再看了那木板上標識的數據和圖表,才真正知道,自己治下的實際情況,已經發展到什麽地步了?

可恨自己過去還沾沾自喜,自鳴得意,以為自己是當代管仲,為人民主持了許多公道,做了很多好事。

而現在看來……

自己的所作所為,不過是抱薪救火,揚湯止沸。

誠如韓非子所言:病在腠理,湯熨之所及,病在肌膚,針石之所及,在腸胃,火齊之所及,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可奈何也!

而他們治下的情況,雖然可能還沒有發展到骨髓,但起碼到了腸胃。

但他們卻在用著湯熨,撐死了不過是針石的療法。

這能治好病才叫見鬼了!

但……

情況已經如此嚴重了,他們所能做的,也不過是用湯熨療法,最多是用些針石刺激。

去哪裏找救命的火齊?

這些人都是皺起了眉頭。

他們所學和所知的知識和辦法,不過是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而已。

而現在的情況,僅僅是聽著那些數字,大家就知道,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不可能解決問題。

因為,人口基數擺在那裏。

土地規模也擺在那裏!

靠自己的能力,根本不可能救得了!

張越卻是講完了這三個主要數據後,伸出手來,指向在木板上畫的一個個圖案,道:“如陛下與諸位明公所見,臣將這青州、揚州、徐州二十二郡國的百姓戶數、田畝數以及負擔情況,分別做了一個統計,以圖為示,進行標識……”

所有人都擡起頭,看著木板上的那些圖案。

人口、土地、賦稅、徭役以及硬性支出(口糧和衣服、祭祀支出),以紅色標注。

而其總收入,則以黑色標注。

結果,幾乎每一個郡國的圖表裏,紅色部分遠遠超出了藍色部分。

像是齊郡和濟南郡,藍色部分甚至僅有紅色部分的一半不到。

更關鍵的是,這些圖案裏,還有線條,用於標明那一塊支出是屬於哪一項。

這可就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