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5章 靈感(第2/2頁)

那個時候的商人,真的是舒服。

沒有重稅,沒有監管,也沒有官府的幹涉。

他們想賣什麽就賣什麽。

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湧現出了無數金融家、跨國商人。

這些人的生意,甚至做到了國家層面上!

吳楚七國之亂的時候,長安的子錢巨賈無鹽氏,甚至敢向周亞夫放高利貸,事後還連本帶利的收回了貸款。

馬邑之謀的獻策者,馬邑大商人聶壹甚至能見到匈奴單於,在單於庭列為座上賓!

不過,因為太自由,太舒服了。

所以,他們很快就忘記了秦代的教訓與漢初的事情。

一個比一個拽!

連素封這個概念都炒作了起來,訾產百萬、千萬、萬萬的富商們,隨著財富的增加,而一個個酷炫狂霸拽。

他們甚至連諸侯王、列侯也不放在眼裏。

坐擁無數資源和財富的商賈們,揮舞著黃金與鑄錢的大棒,上懟公卿,下欺人民。

終於搞到人棄鬼厭。

告緡令之下,破家滅族,妻離子散。

而楊可主持告緡之事,則宣告了儒法的正式聯盟。

儒家接受了法家的很多主張和意識形態方面的政策,換取法家全面支持儒家秉政和春秋決獄。

於是,仇商成為了政治正確。

張越自然也知道,自己現在是不可能撬動得了這個事情的。

他也不打算去做這個事情。

打壓、限制和控制商賈和資本,是所有大一統帝國必然要做的事情!

因為,資本無國界。

資本家,特別是金融資本家,也沒有國界。

為了賺錢,他們才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叛國或者賣國呢?

張越想做的事情,只有一個,那就是推動生產力的繼續發展。

商賈和資本,只是為了完成這個事情的工具。

工具,就應該好好聽話,乖乖聽令。

做主人讓它們做的事情,絕對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張。

誰敢生出這個念頭,就要立刻摁死他!

故而,張越也跟著大家一起,感慨著道:“商賈之禍國殃民,實在是可恨!可憐我臨淄父老,竟受此荼毒!”

張越感慨著就看著雋不疑,問道:“臨淄士大夫貴族,難道就放任這些蠹蟲?”

雋不疑聽著,深感慚愧,低下頭來,道:“臨淄官員士大夫貴族,早就與之狼狽為奸了!”

“侍中公難道沒有聽說過嗎?近二十年來,臨淄遷徙茂陵的富商,全部都是在臨淄得罪了大人物的……”

“而那些能討好臨淄貴人,不吝重金行賄者,根本就不會上那個名單!”

聽到這裏,張越猛然擡起頭來,一拍大腿!

因為他找到了青徐揚三州基建資金的來源!

臨淄城百萬人口,富商無數。

他們積蓄的財富和資源,恐怕多到數都數不清楚!

若能宰了他們,那豈不是?

更妙的是,殺商賈,這在漢家和諸夏,一直就是政治正確。

商人為富不仁,多有原罪在身,手上沾滿鮮血,每每統治者對商人下手,從來都能贏得民心、軍心和財富。

最妙的是——根本不會有人給這些人說話。

漢季不是明清,官僚權貴和商人的聯盟沒有那麽親密。

就算真有官商聯盟的很緊密的,也不會有傻子真的願意為了商賈賤民而和國家、民意對抗。

那不是找死嗎?

所以,若能找到一個借口,一個合適的理由。

將整個臨淄大商賈全部幹掉。

天下人和輿論界只會點贊,而不會有其他意見。

這也是中國商人和資本的悲哀所在。

大一統的帝國和帝國的統治者,從來不會去考慮他們的想法和態度。

哪怕是張越這樣的穿越者,遇到問題,首先想的到是——宰肥羊來過年。

而且,做這種決策時,心裏面是毫無壓力和愧疚的。

對付商人,不像對農民,要考慮社會影響,要考慮人心。

對商人動手,只需要思考一個問題——什麽時候動手,怎麽動手?

雋不疑卻是看著張越的樣子,驚疑的問道:“侍中公難道要?”

張越呵呵笑著,抿了一口茶,道:“曼倩公,難道不覺得,彼輩蠹蟲是該要得到些教訓了嗎?”

青州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臨淄城裏的富商大賈,恐怕也是居功至偉的。

特別是那些子錢商人們,怕是貢獻良多啊!

漢室要動青州,從官僚、地主和貴族身上,根本沒有辦法下手,一動就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但對商賈下手,特別是子錢商人們下手,恐怕,就是這些家夥的主子,也會搬起板凳看戲。

甚至,說不定還有人會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