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3章 搶婿(第2/3頁)

不好意思,這種貧民根本買不起,早就將自己的配額賣給了那些有錢的,舍得出錢購買麥粉來食精細食物的人家。

也就大約買了幾斤麥粉,藏在家裏的米缸深處,作為新年祭祖用的祭品。

看著那婦人的動作,魏相內心的敏感被觸動,嘆道:“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子當年之嘆,今日依舊!”

坐在他對面的一個男子,聽著也是點頭,道:“弱翁兄所言,吾亦然!”

“當今之世,富者阡陌連野,貧者無立錐之地,老子曰:天之道,補不足而損有余,當今之世,反其道而行之,乃補有余而損不足!”

“朝堂諸公,若不早醒,吾恐大禍臨矣!”

雖然,此人滿身錦衣,腰配玉飾,而且家財萬貫。

特別是以魏相所知,這附近貧民的大多數麥粉配給,都是出賣給了他家。

但現如今,長安士子圈裏,悲天憫人,感慨百姓生活艱難,大肆抨擊貪官汙吏和奸商豪強,已經是主流,甚至是政治正確了。

想要在這個圈子裏混,不鞭笞幾下世道,為貧民流幾滴鱷魚眼淚,根本就混不下去!

這種風潮,是從‘廢奴運動’開始,在前不久的旱災之中,攀升到極致的。

接連兩次運動,讓無數人,不管是公卿子弟、富商之後,還是寒門士子,都在其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們可以改變世界!

這種情緒,促使了整個長安的風氣,為之一變。

至少在士子圈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投入到改變世界的浪潮中來。

只是……

魏相知道,這種改變,流於表面。

就像眼前這位富商子弟,他只是說說而已。

若真有人為了百姓,為了天下,去動他家的利益,他怕是要跳墻。

但沒有辦法。

魏相只能虛與委蛇的笑著道:“王兄所言,確實如此啊,百年前陳涉教訓,猶在眼前……吾輩士人,若不驚醒,我恐將來有春秋之誅!”

在現在的士子圈裏面,生態鏈已經漸漸成熟。

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吆喝呐喊,鼓舞助威。

而類似魏相這樣在士子圈之中頗有名聲,人緣不錯的中堅,則串聯上下。

畢竟,讀書人也是人,總不能說讀了孔夫子的書,就能修仙成功,辟谷了吧?

大家都要吃飯、睡覺、交際。

而要滿足這些需求,就需要錢。

準確的來說是需要一個穩定的工作。

譬如給貴族當食客,或者給富商做幕僚。

大多數士子在長安的經濟來源,都是如此。

而士子這麽多,體面的工作就這麽幾個。

競爭壓力自然很大。

於是,多數士子,只能淪落到給人抄寫書寫、書稿甚至給人打雜、漿洗衣服維生。

過的相當艱難。

也就是經過兩次運動,隨著富商子弟和貴族子弟們的踴躍參與,士子們的生活才終於光鮮了那麽一點。

可以靠著去參加這些人組織的學會、辯論會,蹭點吃喝,甚至混點車馬錢。

在這其中,富商子弟、貴族子弟,得到了名聲,蹭到了熱度,而寒門士子則得到了溫飽,甚至獲得了進身之階。

可以說是雙贏了。

就像今天,魏相來此,是因為這位王家的公子,打算組織一場詩賦會。

交流文章,打響名聲,就請人邀請他來商議。

讓魏相來組織人手,參與一次這樣的文會。

這也是現在很多富商們下意識的選擇。

漢家百分之九十九的商賈,在發達了以後,都會選擇將自己的後代,向士大夫方向培養,期望可以轉型成功。

王公子正要繼續說話,這時,一個魏相的家臣,走了進來,拜道:“恭喜少主,剛剛得到家中急報,侍中領新豐令張公諱毅,已遣家臣,親自登門,請少主後日上午辰時相會……”

這也是魏相能坐在這裏的緣故。

除了在士子群中頗有名聲。

他本身的家族,也很富裕!

魏家是濟陰郡有名的豪族,名下土地少說上萬畝。

自其祖父開始,三代為宦,乃祖甚至曾經官至河南郡主薄,是正兒八經的兩千石。

致仕後朝堂賜幾杖,以中郎署長的身份光榮退休。

雖然在這長安城裏,什麽都算不上。

但,有了這個士大夫的背景,他才有資格可以主持和聯絡士子。

不然,誰聽他的?

魏相聽著家臣的報告,心裏面當然是狂喜不已,甚至有些按捺不住想要馬上回家。

但表面上還是裝作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笑著道:“吾知矣,待我與王兄商議之後,再回家處置!”

而‘王公子’,卻是已經坐不住了。

“張蚩尤!張蚩尤……”他看著自己面前的這個年輕士子,臉色和神情徹底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