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5章 開導(3)(第2/3頁)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漢匈,都沒有力氣再挑起大戰了。

至少,在明年夏天以前,兩國的軍隊都沒有戰略進攻能力。

撐死了也就是制造一些小型摩擦,有幾次低烈度的接觸而已。

所以,在這個時候嚷嚷戰爭,其實就是嘴炮。

哪怕喊的再響亮,最終也只是嘴炮而已。

充其量,不過是嚇唬一下。

劉據聽著,卻是有些接受不能。

他的三觀和他接受的教育,讓他從小就清楚——戰爭無小事。

兩國交兵,稍不留神,就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舅父衛青生前,每臨漢匈大戰,都會特別慎重、謹慎,徹夜徹夜的在堪輿前,關注漢軍的每一個動向。

哪有像張越這樣,拿著戰爭當籌碼的。

“這樣是不是有些輕浮了……”劉據輕聲道:“若萬一朝堂真的決意用兵了……孤不就成了罪人了?”

“家上……”張越擡起頭,看著劉據,問道:“不知道家上是否看過臣獻給陛下的《戰爭論》一策?”

“臣在其策中曾有愚見: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戰爭總是在某種政治形勢下導致的,而且只能由某種政治動機引發……”

“如今漢匈兩國的政治局勢,都不容許發生大規模的交兵!”

“無論是漢匈,都不可能在如今局勢下,發動大規模戰爭!”

“非其不願,實在是不能!”

“而且,在戰略上來說,匈奴人面臨的問題比我漢家面臨的問題,還要復雜深刻!”

對漢而言,很顯然,經歷了夏季旱災和隨後的政治變動後,國家需要時間來舔舐傷口。

出了這麽大的事情,死了那麽多人,可不是簡單的一個命令就可以禰和的。

旁的不說,現在的太仆系統,就處於一片混亂。

漢家的馬政系統,需要重新調整和規劃,以消除來自公孫家族的影響。

換而言之,最起碼在太仆系統重新運轉之前,漢家騎兵只能固守現有疆土。

貿然發動對匈奴的大規模攻擊,結局必然是失敗!

歷史也證明了這個事實,巫蠱之禍後李廣利全軍覆沒,漢家最大最強的野戰部隊,折戟沉沙。

自那以後,漢家用了十幾年才恢復元氣。

如今,雖然相對歷史上的巫蠱之禍,公孫賀父子之死造成的影響力沒有那麽巨大。

但一個丞相和那麽多貴族公卿大商人的撲街,也不可避免的帶來種種問題。

在沒有消弭這些問題之前,貿然出擊的結局,是注定的!

除非發生奇跡,不然,能夠全身而退就已經是上蒼護佑!

更不提,其實漢家還要接受更嚴苛的考驗!

今年夏季的旱災,就已經將這個考驗的種子埋下了。

大旱之後,必有蝗災!

後世之人,對於蝗蟲這種生物,早已經沒有了畏懼。

反而覺得是美味,以至於出現某地發生蝗災,結果捕捉蝗蟲的人,比蝗蟲還多的可怕例子。

但在現在這個時代,蝗災是毋庸置疑的恐怖天災!

遮天蔽日的蝗蟲群,能在幾天之內就啃光它們飛過的地域的所有莊稼!

而人民對於蝗蟲,卻根本沒有還手的能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畜生肆虐。

一旦明年夏天出現蝗災,關中地區的生產生活,必然癱瘓。

所以,兩三年內,漢室的戰略進攻能力都是零。

那匈奴呢?

情況可能更復雜,更糟糕。

匈奴現在的問題不僅僅是內憂。

日逐王先賢憚,在匈奴內部公然與狐鹿姑唱對台戲,大批匈奴貴族依附和擁護他。

狐鹿姑單於是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情況的。

因為上一個和單於唱對台戲的實權貴族的人的名字叫尹稚斜!

狐鹿姑的祖父!

尹稚斜在軍臣單於死後,立刻就發動政變,自己坐上了單於之位,導致於單流亡漢室。

故而,狐鹿姑肯定會和先賢憚打起來!

而在這場叔侄之爭外,不僅僅有漢軍在虎視眈眈。

還有另外一個競爭者在旁窺伺!

烏孫的騎兵,一直徘徊在天山一帶,就等著匈奴人開戰,自己撿便宜。

復雜的國際局勢,無論是狐鹿姑還是先賢憚,都無法集中全力來解決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漢家必須發出聲音!

哪怕只是嘴炮也好,必須讓匈奴人,不得不回頭。

劉據聽著張越的話,心裏面也是一震。

《戰爭論》這本書他聽說過,但從來沒有看過。

因為很多人告訴他,這本書裏面充斥著‘暴虐之言’,充滿著‘不義之語’。

但現在看來,或許,這本書值得一看!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劉據咀嚼著這句話,心裏面感觸頗多。

他看過無數的書,但從沒有像這樣簡單直白的一語中的概括戰爭本質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