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6章 祖傳絕技反復橫跳(第2/3頁)

統戰這種事情,張越做的最是拿手了。

無非是許以利益和承諾,拿出好處來,給他們去瓜分。

譬如,對付易經的楊何老先生,張越見面就開了大,將太極圖丟了過去,瞬間暴擊秒殺。

楊先生甚至連反抗也沒有,就表示願意給張越撐場子。

三家詩略微有些麻煩。

但,在張越丟出了經過了後世東漢大學閥何休先生編輯的《詩經》版本(就是第一次劃分了國風的那個版本),三家詩的博士們立刻就歡天喜地的捧著這個版本回家去閉門鉆(借)研(鑒)或者創新去了。

至於歐陽學派?

是最簡單的——作為公羊盟友,兩者關系,緊密非常。

張越只是請董越帶了句話,就全部搞定,由是有了今日的事情。

只是……

也確實有些不走心,錯漏百出。

譬如,張越去見歐陽高,根本不需要張安世引薦。

也譬如,其實兒寬的遺作,不止歐陽高有,林寬有,董越也有。

至於其他細節方面的漏洞,更是大如鬥羅。

但有什麽關系呢?

後世的經歷,早已經告訴張越——在這個世界上,哪怕是最拙劣的騙局,也能騙到很多很多人,其中,博士、碩士、教授等高學歷知識分子,車載鬥量!

為什麽?

利令智昏是其一,信息的不對稱是其二。

所以,張越現在是穩坐釣魚台,就看上鉤的人,都有誰了?

……

回到建章宮,張越就拿到了袁常送來的楊宣的講義內容了。

“鄭伯克段於鄢、趙氏孤兒還有燭之武退秦師……”張越看了看袁常送來的報告,就笑了起來:“左傳最出名的幾個故事,都有涉獵啊……”

其實,單單以文學性來說,左傳是春秋第一,無可辯駁。

哪怕是後世的網絡小說作者的腦洞,也未必有左傳中的這些故事的腦洞大。

只是可惜……

左傳想要表達的東西,是張越無法接受的。

克己復禮?

誰特麽想回到宗周時代那個血統貴族,生而高貴的時代?

更何況,屁股決定腦袋,既然決定和公羊學派站在一起,借個馬甲套著,張越就不得不對左傳下手了。

微微沉吟片刻,張越在心裏就有了決斷。他知道,三天後,楊宣肯定會從今天的內容之中,找一些來說。

其中,最有可能被提及的,應該是‘鄭伯克段於鄢’,這是左傳起始的第一個故事,在漢室更是耳熟能詳。

數十年前,袁盎就是用這個故事和宋國之禍,說服了竇太後,不再堅持以梁王為嗣。

“常啊……汝回去後,為我去做一件事情……”張越說著就低聲在袁常耳邊吩咐了幾句。

後者聞言,點點頭,就領命而去。

袁常走後一個時辰,張越就拿到了一個拜帖。

“上鉤了!”張越只是掃了這拜帖一眼,就暗自揮舞了一下拳頭。

只見拜帖上用鎏金小纂寫著:鄙野嘉人,曲阜野人安國,頓首再拜侍中領新豐事張公諱毅足下。

孔安國呀!

孔子後人耶!

素王的嫡系耶!

在坊間傳聞中,他是楊宣的堅定支持者,古文學派的中流砥柱。

然而,現在,他卻將自己的拜帖送到了張越面前,用詞更是謙卑不已。

講道理,孔安國今年已經差不多六十歲了。

年紀都夠當張越的爺爺了!

且,其在二十年前,就已經擔任過漢侍中!

更重要的是,他曾拜入伏生、申公等大儒門下學習《詩經》《尚書》,論輩分比張越這個董仲舒門徒要高一節。

如今卻自稱‘鄙野嘉人’‘曲阜野人’,尊稱張越‘足下’。

只能說……

孔子之後,孔氏節草,下限一代比一代低!

當然,孔安國沒節草,那是孔安國的事情。

跟張越沒有關系。

這個世界,你不可能只和君子、好人、義士打交道。

在更多時候,既然身處這渾濁俗世,那你就無法決定自己交什麽朋友,和什麽人做事。

這一點,張越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清晰無誤的認知到了!

後世有個偉人,說的就很正確——不管黑貓白貓,能逮老鼠的就是好貓!

所以,張越只是掃了一眼拜帖的內容,立刻就吩咐下去:“來人,開中門,迎客人!”

曲阜孔氏,是一塊牌匾。

雖然對公羊學派和谷梁學派意義不大,但對其他儒門學派來說,這就是神主牌了。

說起來,也是搞笑——公羊與谷梁以及其他今文學派,大多數都認為孔子是素王,為後世制法的聖人。

但古文學派,卻全部異口同聲,否認這一點。

在他們眼裏,孔子只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師,其地位只是一個史官,一個傳承者,沒有什麽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