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6章 鄉黨子弟(第2/3頁)

何遠正是這支來支援新豐建設的隧營部隊的司馬官。

“勞侍中關愛,末將謹代表隧營上下謝過侍中……”何遠起身,笑著道:“自來新豐,蒙侍中關懷,我等隧營將士食有粱肉,飲有美酒,諸般工具,更是全部得以換新,現在全體將士皆摩拳擦掌,隨時聽候侍中召喚!”

張越聽著,笑著道:“往後新豐上下,諸般事務,還需何司馬及眾將士用力!有任何需要,司馬都可以向本官,向縣衙直接提出來,只要是合理的要求,縣衙一定竭盡全力滿足!”

隧營,是戰國時代戰爭演化的結果。

在那個大爭之世,為了贏得戰爭,保全國家,列國無不殫精竭慮,將精力用在‘打勝仗、打贏仗’之上。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倘若輸掉一場戰爭,輕則喪土,重則亡國。

於是,軍隊職業化、專業化。

弓弩兵、騎兵、戰車兵、重甲步兵、輕步兵等等軍種誕生了(當然它們未必是叫這個名字,譬如秦國的重甲步兵叫材官,魏國、趙國、楚國的叫武卒)。

秦趙長平之戰,就是這些職業化、專業化的軍隊共同演奏的一場大型交響樂。

而保障軍隊補給和進軍道路、橋梁通暢,自然也就成為了時代背景下必須的要求。

隧營部隊,由之誕生。

巔峰時期,秦國大軍之中,隧營一度占了三分之一!

到了漢季,隧營部隊的規模也依舊龐大。

只是,再沒有像秦國那樣重視了。

畢竟,在秦國的時候,假如戰爭失敗,就要亡國亡社稷。

但大一統的大漢帝國,哪怕輸掉一兩場,也無傷大雅。

況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騎兵成為了戰爭的主力。

戰爭的對象,也從過去堅城要塞的諸夏城塞,變成了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與西域各國的矮小城邦。

在這個背景下,隧營部隊的用處越來越小。

自然也就越來越不受重視。

也就關中地區,因為陵邑工程與皇室園林建設需要,所以依舊保持了專業化的隧營。

其他地方的隧營武裝,都已經和青壯、民夫沒有什麽差別了。

但作為穿越者,張越知道,工程兵特別是懂得科學作業的工程兵,無論在什麽時候,都不落伍!

這支他特地從長水鄉調來的長水隧營。

更是一支在關中地區,也比較精銳和專業的隧營部隊。

在過去,長水隧營不僅僅需要完成長水校尉的各種需要。

還得是不是支援太常卿的各種工作。

專業能力毋庸置疑!

更別提,大部分長水隧營的士兵,皆是長水鄉人。

鄉黨的力量與緊密聯系,足以使得這支隧營,成為張越最信賴同時也是最好的幫手。

同樣的道理,隧營上下將士,對於張越有著天然的親近與信任。

是故張越每次一來,整個司馬,上上下下,就全都出來迎接。

現在也是一樣。

兩百三十多名穿著赤色布衣的軍人,紛紛從山谷內的營房走出來,看著張越,全都揮手示意。

“二郎!二郎!”這是甲亭和附近幾個亭裏出生的士兵,他們對張越就更加忠誠了,屬於那種甚至可以幫張越擋槍口的存在!

“侍中公!”而稍微隔得遠一些的士兵,則略帶矜持,頗為害羞,但腰杆卻是挺得直直的,每一個人臉上都充滿了自豪與驕傲。

沒有辦法,在這個時代,最堅固的感情,除了兄弟手足,父子骨肉、宗族同袍之外,就是鄉黨之情。

張越看著這些年輕的臉龐,笑著揮手回禮,道:“諸君安好!諸父兄安好!”

在眾人簇擁中,張越笑著道:“本官此番是受長孫殿下之托,代表長孫殿下來此看望、慰問諸位隧營將士的……”

“調諸位將士,來到新豐,是本官特地向天子懇求,得到天子批準與長孫殿下首肯的!”

眾人聽著,腰杆挺得更直了。

何遠更是帶頭拜道:“吾等夙興夜寐,必當竭盡全力,服從侍中,服從長孫殿下之令!”

所有士兵,也跟著拜道:“夙興夜寐,竭盡全力!”

張越連忙扶起何遠,對眾人長身一拜,頓首道:“而我特地調眾父兄來此,也是望父兄不棄,助我一臂之力,將新豐建設成為天下楷模,漢家樂土!”

眾人見此,紛紛跪下來,回拜道:“既蒙侍中厚愛,吾等敢不效死?”

“善!”張越起身,再拜道:“能得父兄之助,如虎添翼也!”

新豐隧營的專業能力,張越是從不擔心的。

他們連南陵的陵寢神廟也能維護好,連長水騎兵的要求也能滿足。

現在來新豐建設水利,自然不在話下。

更何況,張越還給他們全部換裝了全新的工具。

連後世的工兵鏟也制造了幾十把,發給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