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0章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1)(第2/2頁)

而這個決定,也讓他一下子成為了新豐百姓眼裏‘有史以來最好的縣尊’。

只是,水車的產量限制,使得安裝速度很慢。

到現在,各鄉都開始補種冬小麥了。

但全縣卻只安裝了不到十台——絕大部分都被他裝在了新豐的外圍鄉亭。

目的呢,也很簡單,做宣傳用的。

讓其他人看看,特別是鄰縣的人好好看,好好學。

最好倒逼著鄰近幾個縣的官僚,不得不來新豐考察、取經和學習。

張越就可以趁這個機會,將爪子伸到周邊。

而曲轅犁和耬車的事情,就比較為難了。

成本五千的曲轅犁,起碼也要賣個一萬錢,才能有收益,至於成本三千的耬車,換成商人賣的話,至少六千錢。

但別說一萬錢、六千錢了。

大部分平民百姓,連一千錢也未必拿得出手。

倒是各鄉的地主豪強貴族們紛紛表示,這個價錢很公道。

若是能優先供給他們,他們甚至可以加點價錢。

但,若這些曲轅犁與耬車,只賣給地主豪強貴族的話……

張越敢保證,不用三年,新豐的貧富差距就會大到令人畏懼。

好在,他是穿越者。

農民沒有錢?

不要緊!

縣衙買下來,再租給你好了。

一具曲轅犁,每天給一百錢租金,一具耬車每日給六十錢租金,若是客戶還需要租賃耕牛挽馬,那便只需要再加五十錢就可以打包帶走。

由是,哪怕是再窮的百姓,也能用得起這些昂貴的新農具了。

唯一的問題是——產量太少,供應不上。

現在新豐全縣的曲轅犁加起來才二十來套,耬車也僅得三十具。

沒有辦法,張越只好想方設法的進行調度、分配,同時,督促工坊全力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