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3章 好大喜功(第2/3頁)

這也是先秦時代,諸夏民族王室的遺風。

所謂:國有郊牧,畺有寓望,藪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禦災也。

漢興百年,上林苑在無數次自然災害和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元封六年,關東大災,於是開放上林苑,假田於民。

太始元年,關中流民興起,於是詔下水衡都尉,令天下訾算五千以下者,遷於上林苑牧鹿,日收五錢,不到三年,這些本來窮的叮當響的破產百姓與農民,就重新恢復了經濟能力,紛紛回鄉購地置業。

而這個政策,卻一直保留了下來。

迄今,上林苑中鹿群依舊龐大。

水衡都尉每年靠著鹿租收入千萬。

對於漢室來說,遇到自然災害,就開放上林苑和昆明池,許民取用其中的自然資源,甚至準許民眾假田上林苑,這是條件反射一樣的本能。

但……

現在關中全面減產,特別是岐山原一帶,畝產不過一石。

天子知道,哪怕開放上林苑的所有地區,殺光裏面的所有野獸,捕光昆明池的所有魚類。

也只是杯水車薪,根本不足以紓解災情。

充其量,也不過是能暫時穩住民心而已。

一旦災情爆發,百姓斷糧,百萬規模的饑民,連草根樹皮都能啃光!

“或許,朕該詔張子重回京問一問……”天子在心裏想著:“或許他能有奇謀妙策……”

這樣想著,他就眼前一亮。

對啊,那張子重可是神君指引的小留候。

留候當年佐高帝,休說現在這樣的局面,哪怕是再艱難的事情也能想到辦法!

於是,天子轉頭對一直站在旁邊的上官桀吩咐道:“給朕制書,去傳召張子重回京顧問……”

“諾!”上官桀恭身一拜,就要領命而去。

卻有一個尚書郎,捧著一份書簡,疾步入宮,拜道:“陛下,長孫殿下、侍中領新豐事張子重急奏……”

天子聞言,臉上露出喜色,立刻道:“快快呈上來!”

心裏面更是歡喜不已,心說:“果真是神君之指引者,朕有所想,其自來也!果非天命乎?”

上官桀卻是傻了,呆呆的問道:“陛下,臣是否還需要傳召張侍中?”

“且待朕先看完奏疏……”天子卻是不急了,捧著書簡說道。

在他看來,這個張子重既然在這個時候上書,一定是有辦法了。

既然如此,為何要去新豐召回呢?

他可是很清楚,若是被人知曉,那張子重找到了辦法,解決了問題。

旁的不說,這朝堂上下三公九卿,誰人不是臉上火辣辣?

恐怕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暗中嫉恨,甚至是敵視了。

所以,先看看奏疏上說的是什麽,再做決定也不遲。

這樣想著,天子就翻開了奏疏,然後,整個臉立刻就喜笑顏開,心情一下子就愉悅了起來。

“果然不愧是朕的小留候,神君所指引之人!”天子在心裏面欣喜萬分。

然後扭頭對上官桀招了招手,道:“朕有個事情,讓卿去做……”

上官桀聞言,立刻上前,恭身道:“陛下請吩咐!”

天子笑著招了招手:“附耳過來!”

就在上官桀耳畔耳語幾句,上官桀聽得目瞪口呆,還能有這種操作?

“此事出朕口,入卿耳,不可令第三人知,若敢泄此秘……”天子卻是盯著上官桀,道:“族!”

上官桀聽著,戰戰兢兢,只能硬著頭皮拜道:“臣謹奉詔!”

沒辦法!

你是皇帝你說了算!

只是這種事情,真的能做到?

上官桀在心裏面給自己打了一個大大的疑問。

天子卻是跟個小孩子得到了心儀的玩具一樣,興奮的樂不可支,對公孫遺招了招手,道:“卿近前來……”

公孫遺不明所以,湊上前去,拜道:“陛下有何聖命?”

“朕命卿持節,去北軍大營,召見北軍護軍使任安……”天子笑著道:“卿將朕的命令告知任安:以朕之命,即刻發動北軍六校尉,枕戈待旦,聽候召喚!”

“然後再即刻以八百裏加急,傳朕旨意給蜀郡太守張寬、漢中太守歐陽訓,命令蜀郡郡兵與漢中郡兵立刻動員,望臨邛一帶機動,下詔給鍵為郡、武都郡、夜郎、僰、莋諸國,發其兵至牂牁江,候朕旨意!”

公孫遺聽著卻是震驚不已,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恭身拜道:“臣謹受命!”

心裏面卻是疑竇重重。

在如今,西南夷諸國,都早已經臣服於漢室王師的刀劍之下(他們一度很跳,但後來在元鼎五年的時候,被王師親切的感化了一番,從此就變得很乖巧了),尤其是僰國、夜郎國和滇國,現在爭相以給漢朝爸爸做事為榮。

若天子令下,這些小國恐怕會爭相恐後的出兵,以邀漢寵,獲得一次入朝長安,朝覲受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