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7章 霍光之約(第2/3頁)

譬如緹縈、卓文君、許負,都留名青史。

在東漢初年甚至還有一位女性大文學家——班超!

以張越所知,現在的社會上,承擔一家重任的女性,也不在少數。

譬如,張越的嫂嫂,在他沒有穿越前,就以女性之身,擔負一家之重。

而在這個長安城裏,這樣的例子就更多了。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漢代紡織業,絕大多數技術進步,都是女性推動的。

漢書裏就記載,張安世就請了一位女性工匠,發明制造了一種新型提花機,日進鬥金,以至於富比大將軍光。

而後世馬王堆出土的那件薄如蟬翼的絲衣,也是由女性織工織造而出。

目前的少府機構裏,就有著東西織室,這兩個機構雇傭了數萬女工,日夜織造各種絲織品,供給國家和官府,甚至還遠銷西域。

是故,在西漢時期,女性地位很高。

從宮廷到民間,都有女性掌權的記錄和例子。

漢代女性不說能頂半邊天,起碼頂了三分之一!

所以,國家收稅也沒有忘記她們——女性一樣要交人頭稅。

是故,當代昏禮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丈夫當著賓客的面,迎請自己的妻子入堂。

那是整個昏禮最關鍵的一環,寓意著男性主人對家庭女性主人的尊重。

不過今天是看不到了。

因為是續弦,很多步驟都被省略。

……

霍光如今,滿面春風。

他牽著自己的夫人的手,走到大廳正中,面朝嘉賓,拱手道:“今日良辰,蒙諸公之不棄,辱臨陋室,光慚愧至極,略備薄酒、寒食,以待諸公,望公等海涵!”

說著就深深一拜。

站在霍光身旁的那位霍顯霍夫人也親啟朱唇,盈盈拜道:“妾身蒲柳之姿,愚鈍之才,蒙諸公賞臉,親身辱臨寒舍,以列嘉賓,觀禮於此,感激不盡!”

眾人連忙回禮,拜道:“不敢!霍公寬仁有德,夫人淑媛有禮,吾等能受邀觀禮,幸甚!幸甚!”

說著,大家就齊身拜道:“恭喜霍公、霍夫人,結結發之義,定白首之盟!”

至此,這昏禮的儀式其實已經結束了。

這也是先秦兩漢昏禮的本義。

迎娶新婦,是一個家庭內部的家事。

賓客們受邀而來,是作為見證人和公證人。

而不是來搗亂或者湊熱鬧的。

而對於一個家族來說,迎娶一位新婦,是為了繁衍子孫,結兩姓之好,上以繼宗廟,下以承後世。

與別人沒有一毛錢關系。

不過,飯還是有得吃的,主人家也得出來致謝和感謝賓客們。

這一點,倒是和後世相同。

說話間,就有下仆擡著兩只被烤的金黃的烤豬進來。

先前那兩位主持禮儀的男子,則拿著刀俎,站到了廳中,然後開始分解烤豬。

一盤盤豬肉被切下來,分給在坐賓客。

然後,一個個大鼎被打開,一盤盤的菜肴、一壇壇美酒被取出來。

而霍光則帶著新夫人,從頭開始敬酒。

等來到張越面前時,霍光特意舉杯對張越道:“光公務繁忙,唯有空暇,拜會侍中,今日蒙侍中不棄,辱臨寒舍,大駕親臨,唯滿飲此杯,以敬侍中!”

說著就一飲而盡。

張越也是第一次正面見到這位影響了整個西漢王朝歷史走向的權臣。

在史書與伊尹齊名的能臣、權臣。

他大約四十余歲,身材健壯,看上去孔武有力,但整個人的氣質又偏儒雅,看上去和顏悅色,就像電視劇裏的那些老好人一樣,連說話的語氣都帶著溫暖,讓人情不自禁的想要親近和交好。

不過……

張越知道,霍光從來不是什麽好好先生。

在十幾年前,他就差點把李禹喂了老虎——假如韓說沒有說謊的話!

而歷史上,這位博陸侯的所作所為,更是足以顯示他的個性——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睚眥必報。

傅介子刺殺樓蘭王,常惠兵圍龜茲,都是他授意的。

而在內政上,所有想跟他唱對台戲的人,統統死全家了!

連宣帝在他身邊都瑟瑟發抖,感覺‘如芒刺在背’。

可見他的性格和為人,根本不像現在表現的這樣。

很顯然,他現在維持這樣的人設,一定是有所忌憚、有所顧忌。

那麽問題來了,他在忌憚誰?他在提防誰?他在顧慮誰?

心裏面想著這些問題,張越就端起酒杯,連忙道:“安敢當令君敬酒?毅惶恐!”說著就舉起酒樽,一飲而盡。

在霍光面前,張越根本不敢拿大。

因為,張越很清楚,現在在他眼前的這位,是漢室歷史上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之一。

霍光見了,卻是笑了笑,對張越的表現很滿意,覺得這個年輕人還是很給他面子的,並沒有恃寵而驕,更沒有覺得自己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