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4章 龍窯和造紙(第2/3頁)

五年期後給付庸資。

假如在五年中發生了任何頂撞、忤逆或者其他甲方認為的不好行為,就要扣錢。

且甲方(田、李)有權力,指揮和安排他們做任何事情(除了違法和與公序良俗相悖之外)。

總的來說,這就是一份霸王合約,幾乎就是後世的包身工合同的翻版了。

但眾人聽完,卻都是一臉不可相信和震撼的神色,紛紛哭著拜道:“主公仁德,主公仁德啊!”

在他們的認知,這種不僅僅可以吃飽肚子,有四季新衣給付,打著燈籠都找不到啊!

至於什麽勤勉、認真啊,這是他們最不缺的東西。

更不提還有錢拿,而且是一萬五千錢!

若有這筆錢,足夠他們在關中安一個小家了!

於是人人都爭先恐後的在這份契書上畫押。

本來,講道理這種事情是需要通過官府公證,至少要有鄉亭的遊徼在場,還需要錄入文牘進行備案。

但張越現在時間很緊,就將這個步驟省略了。

反正,日後這事情可以讓李苗和田禾兄弟去辦。

將契書搞定,張越就對田苗吩咐:“月前,我曾命爾等兄弟在甲亭村外山下,挖有水窪,浸泡了竹筒,你去帶人將這些竹筒取出來,運回莊子……”

又對李苗吩咐:“爾帶人去山上伐薪,準備燒火……”

這就是要準備將白紙搞出來了。

“諾!”兩人立刻領命,各自帶了十余人去做事。

等他們離開,張越就帶著其余人,在這莊園裏遊覽了一遍,然後就將一條條命令發布下去。

首先,就是停止望樓的建設,這種東西落後而無用。

接著,就命人在靠山的地方,挖幾個窯洞,準備燒制瓷器。

有著空間回溯的資料,他知道在兩漢之際,中國瓷器燒制技術出現了一個飛躍式的發展,龍窯和饅頭窯的雛形都已經出現。

並在東漢燒制出了第一種青瓷。

張越打算,先拿龍窯來燒制青瓷,練練技術,然後再點亮瓷器的科技樹。

這可是一個大買賣,做的好了,賺錢恐怕不比鹽鐵的利潤低。

所以,他很重視。

不僅僅親自畫了龍窯的結構圖——這是他從回溯的東漢瓷窯復原圖臨摹的。

這種龍窯還是很原始,沒有煙囪,只在尾部有排煙孔排煙。

但正因為原始,所以沒有太多技術含量。

也正因為是這個結構,所以這種原始龍窯的窯內溫度可以達到一千兩百度甚至更高。

有了瓷器,再加上白紙,這個莊園的經濟產出就不會少!

一年賺個幾千萬跟玩一樣!

既然如此,那莊園的土地作物,就全部以高產的冬小麥為主了。

這就需要全盤推翻現有的耕作工具和技術,用一套全新的東西。

所以得等到新豐那邊生產出了曲轅犁和耬車,再送一批回來才行。

將這些事情都逐一吩咐下去,安排好,去山上伐木的李苗就帶人回來了。

在這個時代,關中的森林面積非常大,人們隨隨便便就可以在山上找到一堆堆的百年甚至數百年的巨木。

所以李苗等人幾乎沒有費太大的氣力,就帶回了數車各種柴木。

張越立刻就讓人搭起一個灶台,又讓人找來了許多石灰,用木桶浸水待用。

接著便在灶台上,架起一口大釜,在灶台裏生起大火,一切都準備就緒,就等著田禾帶回竹料,就可以開工了。

半個時辰後,田禾帶著人,趕著幾輛牛車,將當日浸泡在水坑裏的那些竹筒拉了回來。

這些竹筒足足有數百根,因為在水坑裏浸泡的太久太久,哪怕在取出來後,在長水河裏漿洗過一次了,也依然散發著濃濃的腐臭味。

哪怕隔著十幾步遠都能聞到。

而在田禾身後,有不少好奇心強烈的人,尾隨在後。

甚至還有十來個在此地巡邏的長水騎兵,也跟在身後。

由於張越的這個莊園,現在還沒有重新建立起墻垣,所以呢這些人雖然不能進來,但也圍在門口。

張越見了,索性就讓人將他們放了進來。

畢竟,這造紙術橫空出世,總的有個見證者。

……

“張蚩尤回南陵了?”莊幸是長水校尉麾下的一個隊率,每日奉命在這長水校尉大營附近巡邏,最近一個多月,更是被受命要求加強對長水河南岸的莊園區巡邏,驅逐和逮捕任何可能危害當地的遊俠或者其他身份不明人士。

這個命令雖然讓他有些腹誹,覺得上面的人大驚小怪,小題大做。

但在現在,他卻覺得,這個命令真是太好不過了。

因為他終於有機會認識甚至結交那位‘張蚩尤’了。

只是……

“這張蚩尤讓人將這麽多臭烘烘的竹筒拉回來做什麽?”莊幸一臉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