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6章 ‘正義’無敵?(2)(第3/3頁)

至於法家就更不堪了。

一邊罵商人,一邊和商人聯手起來操縱市場,玩內幕交易獲取利益的也不止一個張湯。

只是,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做是可以,但說出來卻是不行的。

當然,江升也不愧為谷梁巨頭,在理論和學問上的造詣,深厚至極。

他很清楚,在這個事情上,他決不能和這個侍中官有什麽糾纏——哪怕辯論贏了,也會臟了自己。

況且也辯不贏!

事實上,在商賈的問題上,谷梁君子們的分數是負的!

因為經商的利潤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幾乎人人都有經商——哪怕自己沒有做生意,總有幾個做生意的親戚在外面打著他們的旗號晃悠。

只是微微一想,江升就道:“張侍中,老朽觀侍中,言必及利,事必談利,此豈國家大臣應有之風!?”

張越聞言,自然知道,對方要施展儒家的又一個祖傳絕招了。

什麽絕招?

鬥轉星移,乾坤大挪移是也!

簡單的來說,就是你和他談事實,他和你談道德,你和他談道德,他與你談歷史,你與他談歷史,他與你講道理,你與他講道理,他和你說故事。

目的,自然就是為了將對手拉進自己熟悉和占據優勢的領域,然後再以其豐富的經驗擊敗之。

不過呢,碰上張越,算他倒黴。

蓋因為,作為一個穿越者,張越對於怎麽解決這樣的對手,早就有了豐富的經驗了。

所以,張越只是輕輕反問:“以江公之言,國家大臣,不為國家社稷的利益著想,不為子孫後代的福祉著想,不為天下黎庶的溫飽考慮,應該做什麽呢?”

江升聽著,心裏一喜,以為張越落入了自己的算計之中,立刻便對劉據和劉進深深一拜,道:“以老朽之見,自當立道德教化!所謂:善鑿者建周而不拔,善基者致高而不蹶。伊尹以堯、舜之道為殷國基,子孫紹位,百代不絕,誠可謂之善也!”

“故君子大臣,進必以道,退不失義,高而勿矜,勞而不伐,位尊而行恭,功大而理順;故俗不疾其能,而世不妒其業!”

“如此,則萬民鹹伏,天下景從,教化之功澤於天下!”

這番話說完,江升得意洋洋,深以為傲。

這可是他最近琢磨出來的道理和學問,本打算寫成文章的。

如今拿出來,這個張子重即使不能納頭就拜。

至少太子和長孫也會被自己的話語所深深折服吧!

只是……

當他擡起頭,他愕然發現,長孫正一臉懵逼和不解的看著自己。

只聽這位長孫殿下問道:“江公之言,可有一句能解決問題的方案?”

江升頓時就懵逼了。

解決問題?

那不是刀筆吏和下面的雜役做的事情嗎?

我輩士大夫,只要搖搖扇子,談談道德,做個榜樣就可以了。

“孤近日嘗讀前代名臣先賢之奏疏,無論賈誼賈長沙,還是晁錯晁禦史,乃至於北平文侯、平陽懿候、平津獻候等,皆以立論於時弊,然後舉其弊,言其利,畫得失於上……”

“道德文章,或可用於教化之事,但……用來解決時弊……孤以為,恐怕……”劉進撓了撓頭,還是給江升留了點面子,道:“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孤以為,這道德的歸道德,學術的歸學術,政務的歸政務比較好……”

這是他跟著張越在新豐這麽多天,日思夜想之後,與張越交談得出來的道理之一。

在新豐的經歷,已經讓他明白。

道德並非萬能,文章寫得再好,道德水平再高,終究也填不飽百姓的肚子。

要填飽百姓的肚子,就只能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去做事。

妄想靠著道德打天下。

那是緣木求魚!

劉進將話講完,才發現,所有的人都正目瞪口呆的看著他。

尤其是他的父親,一副幾乎認不出他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