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2章 張郎妙計安西域(1)(第2/2頁)

當初,他初征大宛遇挫,被迫退回敦煌,長安城的儒生和一些貴族就在私底下說什麽‘貳師將軍不過中人之姿,都尉之才,奈何陛下拔苗助長……’這種話。

搞得他哪怕後來得勝歸來,在民間輿論眼裏,也是一個花架子。

更誇張的是——有些家夥還在私底下造謠說:貳師將軍兩征大宛,前後出塞十余萬人,歸入玉門關者不足萬人這種話出來。

這些渣渣造謠造的天下人都以為他在大宛虐待士兵,致使漢軍十不存一。

這不胡扯嗎?

兩征大宛,固然出塞十余萬。

但真正的主力是六萬步騎,其他人都是輔兵和民夫。

而且,說他虐待士兵,這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他為了拉攏軍心,可謂費勁了腦筋!

為了讓士兵們吃好穿好,他直接和天子打報告,強行從太仆和少府衙門弄去了十萬頭牛供給軍需!

還將在大宛繳獲的戰利品,統統分給士兵。

自己就拿了一把寶劍。

結果,坊間輿論造謠說他虐待士兵,導致死傷慘重,出塞十余萬,回到玉門關的只有一萬多人。

這簡直就是斷章取義。

確實,跟他回到玉門關的部隊只有一萬多。

但那是先頭部隊好不好!

而且,他光是上報給朝堂的立功軍官名單就多達一千五百人。

換言之,若真的只剩下一萬多人歸塞,那這一千五百名功臣哪裏冒出來的?

就更不用說,倘若真的損失如此慘重。

即使天子能饒他,漢軍各部能饒他?那些失去了親人的貴族和地主們能饒他?

一次損失十萬兵力!?

而且還都是青壯!

真若如此,整個居延和酒泉的邊塞軍隊恐怕都要無人了。

難道現在在居延、酒泉和敦煌的漢軍士兵,都是亡靈不成?

但李廣利也沒有辦法。

首先他是統兵大將,長期在外。

十幾萬大軍的衣食住行都要他管,他甚至還得管西域各國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沒有功夫在長安和人打嘴炮。

其次,他也不能辯駁。

原因還是因為他手腕重兵,天子能放心他,他自己也不放心啊!

當年蕭何都要自汙,他現在這個壞名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對他也是保護。

所以他也就聽之任之了。

不過,他內心深處又是一個很敏感,極有自尊的人。

每次回長安,聽到那些閑言細語,他都恨不得提刀砍人。

若再被人栽一個無能、坐視樓蘭傾覆,敗壞國家大局的罪名在頭上,這三人成虎他就真的百口莫辯了!

一念至此,李廣利就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回長安,馬上去面見天子,請求立刻返回居延來處置樓蘭之事了。

可是……

這樓蘭的問題,似乎是一個死結。

怎麽解決呢?

李廣利一時間也沒有轍。

忽然,李廣利聽到那位張侍中說道:“君候,下官有一個愚見,或能解樓蘭困局……”

李廣利立刻擡起頭,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長身拜道:“願請侍中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