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3章 李廣利回朝(第2/3頁)

漢匈的戰損比接近了二比一。

一位漢軍將士竟只能換到兩個胡虜。

更關鍵的是,漢軍雖然能得到斬首,但卻無法擴大戰果。

天山戰役,雖然擊敗了匈奴右賢王的主力,但沒有攻陷天山,沒有得到哪些被匈奴人轉移到天山之後的牲畜人口。

余吾水之戰,更是先勝後敗,只能勉強全軍突圍。

所以,軍方內部已經有些不滿。

大家率部跟著李廣利,是為了封妻萌子,光宗耀祖,一起發財的。

可不是跟著他去跟匈奴人這樣消耗的。

於是,這位海西候在余吾水之戰後,就一門心思的想要對西域用兵。

似乎打算先找車師、龜茲這些匈奴人的狗腿子的麻煩,和大宛戰爭一樣,用勝利和財富來安撫、拉攏軍隊。

所以,這位貳師將軍急匆匆的回朝,確實有可能是為了說服朝野,支持他對西域‘不臣蠻夷之鞭笞’。

但……

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守將轉過身子,面朝長安方向,他想起了最近傳到蕭關的一個傳聞。

當今天子,最近有了一個新的寵臣。

侍中官張子重。

據說,宮廷有傳聞,這位陛下將這個寵臣稱為‘小留候’。

所以……

“這貳師將軍大約是被人踩到尾巴了……”守將在心裏猜測著。

“若果真如此,那麽……”守將握著自己的劍柄,心裏面腦洞大開:“或許我該早點去那位‘小留候’面前表表心意……”

能令貳師將軍不得不提前回朝,以爭寵的人物。

未來的成就,一定小不了!

……

遠方的大軍,漸漸接近蕭關。

直到此刻,人們才開清楚這支大軍的面容。

幾乎全部都是騎兵,十五騎為一隊,人馬相連十余裏。

許多騎兵身上,都穿著制式的鎖甲,配著長劍,背上掛著弓弩,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正是李廣利的親兵部隊,全部都是從中山、河間以及邯鄲遴選的燕趙兒郎。

這支部隊號為‘拔胡’,據說是為了向當年大司馬驃騎將軍的‘破奴’軍致敬。

自組建以來,這些騎兵就跟著李廣利南征北戰。

他們中的老兵,甚至參與過兩次大宛戰爭,身上被創數十處,是匈奴人最畏懼的戰士。

此刻,李廣利騎著他最愛的那匹棗紅馬,手裏拿著大宛戰爭時繳獲的一柄鑲著黃金和白銀的寶劍。

據說這是大宛王毋寡賜給其王宮第一勇士煎糜的寶物。

而這個號稱大宛無敵的勇士,在大宛王都大宛城外,帶著五千名大宛士兵,擺出了一個據說是大宛先王留下的軍陣。

五千士卒,人人大盾長矛,列成一個刺猬。

然後,李廣利就親自率領漢軍騎兵,從側面鑿開了那個看似堅固的軍陣。

將那個看上去奇奇怪怪的軍陣撕成了碎片。

回想著那一戰,李廣利也是得意不已的摸著自己的髯須。

他今年剛好四十五歲,生得高高大大,足有七尺五寸高,長期的軍旅生涯,領他的皮膚看上去黝黑無比,毛發也都相對粗糙。

遠遠看著就像一個黑臉張飛。

但,在二十年前,他還是長安城裏出名的小白臉,不知道多少貴婦人的床榻上都留下過他的身影。

二十年軍旅生涯,不僅僅讓他的身體變得粗壯,心思變得細膩,更讓他的抱負也變得更大了。

“此番回京,務必要說服陛下和朝臣,支持吾等對車師、龜茲的鞭笞!”李廣利對著左右的兩個心腹大將說道:“車師人狂勃,不識天數,龜茲人狡詐,屢次陷害和綁架漢使、漢商,若不予以懲戒,西域諸國何知大漢威嚴?天朝教化?”

“君候說的極是!”一個跟在李廣利身邊的大將嚴肅的道:“若不懲戒彼輩,西域諸國恐怕會輕漢之威,以至於重演當年絲路斷絕的危機!”

古老的絲綢之路,自從博望侯之後就變得繁榮無比。

中國的絲綢、香料和其他商品,沿著這條道路,銷往遠方的異域。

為漢室帶回來了大量的財富。

特別是黃金和白銀!

漢家現在每年對外出口絲綢、香料和其他商品,歲入黃金數千金!

僅僅是大夏人(貴霜王朝),每年都要求購數萬匹上好的蜀錦。

正是絲綢貿易帶來的巨額黃金收入,維系著漢室的貨幣供應平衡。

當然,賺的最多的,還是商人。

在事實上來說,現在最支持漢軍對外擴張的,就是北方的商賈了。

“陛下前些時日,命人下發給了各部校尉以上將帥一本書……”李廣利忽然問道:“公等有什麽看法?”

聽到將主的問題,左右將校都有些一楞,然後就如實的說道:“話糙理不糙!”

“近些年來,王師對於夷狄蠻夷,確實太過於客氣了!”一個都尉說道:“對於敵人,那裏需要講什麽仁義?殺過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