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4章 諸夏(第2/2頁)

作為穿越者,他自曾在各種論壇上看過各種華夷之辨的辯論,對唐代安史之亂的前因後果也所了解。

安史之亂,與其說是唐玄宗搞出來的,不如說是唐太宗埋下的禍根。

大唐帝國自廢武功,將邊塞兵權交給了內附的異族首領。

雖然出了高仙芝這樣的英雄,但一個安祿山就毀滅了所有。

而且,五胡亂華的起因,也是因為大量內地的異族暴亂導致的。

這些人與塞外的異族裏應外合,才導致了永嘉陸沉。

只是……

西漢也曾經大量內遷了北方少數民族。

為何西漢屁事沒有?

反而融合的很愉快?

無論是漢人還是內遷的各族人民,都很快的接納了彼此?

這又是什麽緣故呢?

張越沉吟片刻,腦海中無數資料和曾在石渠閣和蘭台閱讀的档案紛紛閃現。

然後,他笑了:“原來如此……”

西漢與東晉和唐朝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兩漢是以我為主。

無論內遷的民族是哪個?統統要改漢姓,用漢俗。

而且是循序漸進,逐步同化。

最重要的漢特別善於給胡人找一個諸夏祖宗。

給匈奴人安了夏後氏之後,給烏恒人找了一個軒轅氏的祖宗,甚至連月氏人也安了一個唐虞之後的名義。

於是,就出現了歷史上王莽篡漢後,漢人還沒有說什麽,南匈奴人就跳了起來,大罵王莽篡漢,亂臣賊子,甚至起兵反抗的奇葩事情。

於是,就出現了,西漢王朝統治期間,所過之處,萬族融合。

這樣想著,張越就放下了心裏的芥蒂,將這十余個歸義胡人名單上的歸義胡人四字劃掉。

種族隔離,隔離的永遠是自己人。

而那些真正的二五仔,無論你怎麽選都隔離不了。

況且……

中國的主體是什麽?

漢人?

漢人只是宋明之後,特別是近代的時候,漢人的自我稱呼。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諸夏自稱。

什麽是諸夏?

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而且從一開始,諸夏民族就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

而是一個多民族的文化信仰共同體。

在我們的先王,在軒轅氏,甚至在伏羲氏之時,這個基礎就已經奠基了。

甚至於,連諸夏民族的圖騰,龍與鳳本身也是多民族聯盟的象征。

在事實上來說,當我們的先民,在先王們率領下,在蠻荒之中點燃了文明的火炬,照亮世界的那一刻開始。

諸夏民族這個概念還沒有出現之前,我們就是多民族文化信仰的共同體了。

對於諸夏民族而言,膚色和血統,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文化認同以及使得將我們凝聚在一起的共同信仰。

所以,按照這個理論,哪怕是黃皮膚黑眼睛,生於斯長於斯,但卻不認同諸夏民族的文化和理念,那你也是夷狄無疑。

反之,只要你能認同諸夏的文化和理念,那麽,即使是黑叔叔,甚至是外星人又有何妨?

我們一樣可以手拉手,唱誦先王的詩歌,一起快樂幸福的相聚在一起。

想到這裏,張越就笑了起來:“那裏有什麽歸義胡人,諸君豈非中國乎?”

真要計較血統,現在的漢室治下,七成以上的人就要被開除出中國的序列了。

三越是百越蠻子,西南夷是生番,齊魯是東夷,吳楚是越荊,關中和廣大北方地區,不是西戎就是鬼方。

就連雒陽和三河地區的人,恐怕也不能幸免。

然而現在,所有人都團結在一起。

所有人都以為,自己是炎黃子孫是三王之後,五帝苗裔。

於是,一個大一統的中央帝國成型,一個空前的諸夏王朝建立。

張越念頭一通達,思路也開闊了起來。

對於這些人的安排,也有了決定。

“就全部錄取吧……”張越在心裏盤算著,兩百三十來人,雖然龐大,但並非不能消化。

因為,並不一定需要將這些人用為新豐的官吏啊。

完全可以在新豐官僚系統之外,開幾個分基地嘛。

譬如說,分流一部分人去搞官營的盈利產業,還可以分流一部分人去搞基礎的理論研究。

反正,不是有劉進當幌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