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0章 假民贖買(第2/3頁)

這些俘虜中的貴族和有技術的牧民,還好,生活條件過得去,漢室對他們還算禮遇。

但其他沒有技術和身份地位的渣渣,就只能是為奴為婢了。

所以,當他聽到張越義憤填膺的談起了新豐豪強蓄奴時,他自然尷尬無比了。

蓄奴不對!

有傷天和!

這個他清清楚楚,但問題是,誰離得開奴婢呢?

少府龐大的系統,沒有那幾十萬奴婢的勤勉勞作,就會癱瘓。

太仆的七十多個大小牧場沒有了奴婢們的無償勞動,就會GG。

宗廟的祖先們,若是沒有那些城旦舂和鬼薪白粲們日以繼夜的勞作,就會缺乏血食。

所以,廢奴和限奴的話,歷代天子連提都不提。

翻遍整個史記和漢書,你也絕對找不到,漢天子們有關廢奴、限奴的只言片語。

因為,最大的奴隸主和最大的奴隸販子不是別人。

就是老劉家自己!

只是……

看著自己的孫子和小留候那殷殷期盼和滿臉熱忱的眼睛,天子勉勉強強哼哼兩聲,問道:“那張侍中和進兒打算怎麽辦?”

強制廢奴和限奴的事情,肯定是不行的。

別說天下人不答應了。

他這個天子第一個不答應!

開玩笑!

解放奴婢,等於自斷雙臂。

他才沒有這麽傻呢。

張越自然早就知道實情,他很明白,也很清楚,跟奴隸主談廢奴、限奴,那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好在,這個事情並非沒有解決的辦法。

在來之前,他就已經將相關的制度和律法固化在腦海之中,也想到了解決的方法。

只是,不知道這位陛下會不會同意?

他大著膽子,拜道:“啟奏陛下,臣愚鈍,不明於大義,不通經義,然,臣聞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以人為奴,乃天下最大的惡事……”

“且,天下蓄奴之風過盛,也可能危及社稷,使國家財稅有枯竭之危,令大漢軍隊有崩壞之險!”

天子聽著,他自然也知道這些問題。

奴婢太多,對於大漢帝國來說,確實是充滿了危險。

太多的人民淪為奴婢,直接影響的就是帝國的田稅和算賦。

其次,因為人民大量破產,國家軍隊的戰鬥力也受到嚴重影響。

而這些後果現在已經顯現出來了。

特別是後者,近些年,漢軍的戰鬥力直線下降,自天漢以來,甚至多次出現了出征漢軍覆沒的事情。

而這在過去,是幾乎不可的想象的。

哪怕是先帝時期和太宗時期,漢軍也沒有發生過成建制的被匈奴人殲滅的事情。

然而最近這十余年,卻已經發生了數次。

衛青霍去病時代,一漢當五胡的盛況,似乎正在遠去。

而這與軍隊缺乏足夠多的合適兵源是息息相關的。

漢軍的精銳,一直也從來都是由自耕農、中小地主的子弟組成。

也只有這些從小接受軍事訓練,身體健壯,有著足夠強體力的士兵,才能適應高強度的騎兵作戰。

但在最近這十多年,國家在關東地區卻幾乎征不到合適的兵源了。

只能用募兵制暫時取代。

然而……

知道歸知道,但下決心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這也是統治者的通病。

明明知道某個事情很可怕,但為了自己享受,也為了其他緣故,所以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不是他們蠢,而是因為,他們做不到。

所以,聽著張越的話,天子悠悠的問道:“那卿打算怎麽辦?”

“臣請陛下許臣,援引漢律《司空律》《倉律》《置後律》及《墾殖律》中相關條文,許民自出錢以贖其親人,而豪強、士族皆不得故意阻攔!”張越深吸一口氣,叩首拜道,這是他能為新豐的那些可憐人想到的一條道路。

這也是他仔細研究了法律和制度後,想出來的辦法。

依照漢《司空律》規定:百姓有母及同產為隸妾,無罪耐嫡者,欲為冗邊五歲,毋償興日,以免一人為庶人,許之。或贖遷,以日入錢,許之。

這條法律的意思是:假如有人有父母或者同產兄弟為奴婢,且沒有犯罪記錄的,此人可以申請為國家無償戍邊五年,那麽國家立刻釋放此人的親屬一人為庶民。若此人出錢雇傭他人去戍邊,只要交夠了錢,也同樣釋放。

按照官奴婢一人每日八錢的標準,五年就是一萬一千錢左右。

換而言之,假如有人能一次性繳納一萬一千錢給國家,那麽就可以贖回他的一個被貶為奴婢的親人。

同樣,倉律有規定,假如有百姓自願為國家看守官倉,那麽三年就能贖回自己的一個親人。

同時,在《置後律》之中有規定,若有百姓無後,而恰好他有血緣關系比較近的親戚兒子,為他人奴婢,此人在免老之時,可以向官府提出申請,出錢將那個親戚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