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5章 匯合(2)(第2/2頁)

當初,李悝變法於魏,首先做的也是類似的調查。

還出爐了一篇至今為人膾炙人口,贊而不絕的文章。

幾乎所有漢室官員,都讀過那篇文章,閉著眼睛就能背誦出來。

當年晁錯就曾模仿李悝的文章樣式,寫了一篇名為《論貴粟疏》的文章。

但,今日他與張越一行,搜集和調查得到的數據,遠比李悝、晁錯還要詳細。

僅僅是他們兩人這一路,就調查了數十戶平民、自耕農和小地主家庭的情況,還考察了十余戶豪強大地主家庭。

得到了無數寶貴的數據。

再結合其他兩路的情況,足可寫出一篇有著詳細數據的無可辯駁的文章。

一旦呈奏君前,說不定可以改變天下的農業政策!

而自己……

劉進想到這裏,心臟就跳動的更厲害了。

他雖然是長孫,但終究還未被確立是繼承人,多少有些不保險。

而這篇文章一出,他的地位馬上就能穩固!

說不定,祖父龍顏大悅之下,直接冊封他為皇太孫,指定為接班人!

想到這裏,劉進頓時就渾身都充滿了幹勁,伸長了脖子,望著遠方,期盼著其他兩路屬下趕快回來。

……

到中午左右,桑鈞就帶著陳萬年和趙過,在十余隨從的陪同下,趕到了客棧門口。

然後,他們從馬車上搬下了一個大箱子。

“殿下、張侍中……”擡著這個箱子,桑鈞等人走到張越和劉進面前復命:“臣等幸不辱命,此行走遍了新鄉、臨渭十余亭,遍訪了六十余戶百姓,得民間之事千余條!”

“又繪得水經圖十五副,山川圖十八副,皆在於此!”

“善!”劉進立刻上前,扶起他們,勉勵道:“卿等辛苦了……”

又過了兩個時辰,貢禹等太學生,也風塵仆仆的趕到了這個客棧。

他們同樣帶回了一個大箱子。

裏面裝滿了此行記錄的考察報告和測繪的水經圖文。

只是,比起桑鈞等人,貢禹等太學生的意志就消沉得多了。

張越見了,問道:“諸君為何如此……”

“唉……”貢禹嘆了口氣,對張越拜道:“吾等太學生,往日獨坐太學之中,埋首詩書之間,兩耳不聞窗外事,卻不知百姓困苦,民生之艱難……”

“此行一路所聞,實在……”貢禹低著頭,王吉等人也都是一臉的慚愧之色。

儒家自上台以來,就標榜‘為民請命’,高舉‘以齊三代’的旗幟。

以前,他們還可以自己YY,天下形勢一片大好。

但此番基層之行,卻讓他們明白,如今天下形勢已經糜爛到何種境界了?

作為太學生,自詡國家棟梁的他們,當然深感慚愧。

更在心裏發誓,一定要給新豐百姓做一點什麽事情。

至少,要讓他們的生活好一些。

年輕人,總是如此的充滿了朝氣和節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