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5章 到底怎麽了?(第3/3頁)

畢竟,其實公羊學派也沒有想到過,儒家竟能主宰中國兩千年!

如今被徐榮一訓斥,貢禹等人立刻就深感無地自容,內心燃起了深深的恥辱感。

事情沒做好,被人罵,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至少在此時的公羊學派的學者心裏是這樣的。

“那麽敢問長者,以長者之見,若新豐欲要治理好,首在何處?”張越擡頭問道,他很清楚一個事實——想要陽裏放棄蓄奴,解放奴婢那是癡心妄想。

甚至哪怕是當今天子也辦不到!

所以就暫時放下這個事情,以後再去想辦法解決。

“後生……”徐榮正色的看了一眼張越,道:“老朽退居陽裏十余年,後生是第一個問老夫這個問題的人……”

“欲治理好新豐縣,說難也難,說易也易……”

老將軍望著北方,道:“能將渭河鑿開,引渭河水入新豐,灌溉土地,差不多就能讓萬民歡騰了……”

“若能再將新豐縣境內的三條小河與幾條溪流連同其他,這便功德無量!”

“只是……”

“這個事情,單靠新豐縣是做不成的……”徐榮嘆著說道。

作為新豐人,他自然清楚新豐的問題症結所在。

自耕農的破產與負擔的日益加重,導致了大量百姓不得不賣田賣地賣兒賣女賣妻子賣自己。

陽裏因為不靠農業生產生活,所以壓根就沒有這些問題。

但其他鄉亭,就是一片哀鴻了。

每年秋八月後,陽裏前的道路都會擠滿來哀求陽裏百姓買下自己的貧民。

他們已經是無路可走了。

只剩下這最後一條道路。

不知道多少丈夫訣別妻兒,多少父母含淚告別兒女。

嘴上說著:待過幾年,我再贖回細君(阿兒)。

但實際上,卻是遙遙無絕期。

除非他們能鋌而走險,去做一些沒本的買賣。

不然靠著種田,他們一輩子也贖不回自己的妻兒。

甚至,有些人不得不連自己也賣到陽裏來。

這個世道啊!已經崩壞了!

想當年,他年少的時候,關中的百姓,生活富足而健康。

雖然偶有破產百姓,但官府很快就能貸振,只要不懶,十幾年就能重新富足起來。

像現在這樣的局面,在他年輕的時候,是只有在噩夢之時才會發生的事情。

那時候,國家的府庫堆滿了銅錢,串錢用的繩子都腐爛也沒有人管。

各地官倉,堆滿了糧食。

僅僅是在敖倉,就常年儲備了七百萬石粟米和數百萬石的麥豆。

但現在,卻變成這個局面。

徐榮也不明白,到底是怎麽回事!

注:史書明載,董仲舒除了治春秋,最大的副業就是研究《商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