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皇明祖訓

柳淳當年能名動京城,就源於他對大寧等地的治理,一片世人眼中的蠻荒之地,愣是被他榨出了油水,因此老朱視柳淳為奇才,這才留在京城,創立皇家銀行,進而推動變法。

朱棣延續柳淳的道路,做得更大,產生的效果也更好,把商稅算進去,三鎮給朝廷帶來的歲入,尤其是貨幣部分,占了四分之一強!

也就是說,大明的貨幣稅收,加上遼東三鎮的,也就兩千萬出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鹽稅,剩下的就是各種折現,七拼八湊,才弄了這麽多。

朱元璋當初想給子孫留下一千萬兩金銀的內帑,也就是這個原因,畢竟太多的錢數,老朱還是沒法設想的。

經過柳淳的折騰,已經讓朱元璋有了很大的改變,一句話,洪武帝開了眼界,見識了錢財……可即便如此,變法的效果還是讓老朱瞠目結舌!

“北平三鎮能繳納如此多的商稅,試問南直隸,浙江呢?這些地方更加富庶,如果推行新制,是不是能有……更多的稅收?”

老朱遲疑了半晌,他想象不出,具體會達到多少,貌似只有柳淳,才會對龐大的數字沒有半點感覺,完全心平氣和,雲淡風輕。

“陛下,北平三鎮的商稅固然很多,但是其中大寧鋼鐵廠就貢獻了八十萬貫,連同鋼鐵相關的行業,一共納稅一百三十萬貫!”

老朱哼了一聲,“你的功勞,朕知道了。”

“陛下,臣不是表功,臣是說其他地方,並沒有這樣的工廠,另外呢,北平和大寧等地還有許多的作坊,還有商屯和軍屯,這些產業都需要朝廷的保護,所以征收稅賦很容易,如果在內地征收,會遇到很多難題,也未必能如數征收上來……不過以臣的估算,如果全面推行,僅商稅一項,就能超過一萬萬!”

“一萬萬……”

果然,老朱腦袋暈了,真是不夠用了。

朱元璋仿佛看到了金山銀山一般,他喃喃道:“這麽多的錢,該,該怎麽用啊?”

還有錢多不會花的!

柳淳啞然失笑,“陛下,征收更多的商稅,就要做更多的事情,修路、興學、擴建城池、招募更多的官吏,完善稅收系統,建立強大的軍隊……花錢的地方太多了,陛下會覺得,征收越多的錢,可花的更多,甚至會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

老朱氣得眉頭亂挑,“臭小子,那朕還多征稅幹什麽?”

柳淳啞然,“因為兩個字。”

“什麽?”

“權力!”

“權力?”

“嗯!”柳淳笑道:“以目前的歲入,僅僅夠維持朝廷的日常開銷,偶爾有些積累。假如能有一億以上的歲入,朝廷就能勒緊褲腰帶,每年拿出一千萬治理黃河!陛下請想,假如黃河治理好了,會帶來多少的收益?”

“這個……不是能用收益來說的。”老朱輕嘆口氣,“聖人出,黃河清,可黃河幾時清過?”

“陛下!黃河清濁不在天,而在人!在於投入,在於治理……如果能持之以恒,每年千萬貫以上的投入下去,至少十年,二十年之後,就能基本杜絕黃河水患!”

“什麽?”

朱元璋驚得站起來,“你說能消除黃河水患?這,這是真的嗎?”

老朱的反應,有點超出柳淳的預料,皇帝陛下格外的激動,雙手情不自禁揮動,渾濁的老眼放著異樣的光彩。

朱元璋想起了自己一家,他童年的悲劇,就源於水患,水災,蝗災,反復蹂躪,家園摧毀,父母兄弟,都變成了可憐的流民。

有些時候,朱元璋真的相信有天命存在,因為沒有老天的庇護,他都不知道自己怎麽活下來的!

那段記憶太痛苦了,苦到了即便當了幾十年的皇帝,還是念念不忘。

後來元廷出了個能幹的大臣,叫脫脫!

坦白講,他是個真正願意做事的人,也能做事,閱讀元末的歷史,脫脫就像是辛勤的工蜂,燃燒一腔熱血,在全力延續元朝的壽命。

他做了太多的事情,諷刺的是,他是因為做一件正確的事情,而斷送了大元朝。

做錯事誤國,沒有什麽說的。

做正確的事情,也會亡國,感情上很難讓人接受,其實並不新鮮。

遠有秦始皇透支民力,近有隋煬帝修大運河亡國。

元朝就敗在治理黃河上面。

大量征調民夫,無休無止的勞動,殘酷壓榨,超出了百姓的承受範圍,終於幾十萬紅巾軍揭竿而起,元朝頃刻之間,土崩瓦解。

朱元璋經歷過那段時間,可以說刻骨銘心。

老朱治國方略,處處都能看出,吸收前朝教訓的痕跡。

他體恤民力,不許官吏欺壓百姓,廢除丞相,設立錦衣衛,廣開言路……這些都是為了避免走上元朝的老路。

朱元璋做得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