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

五天之後。

老朱大會群臣。

在京七品以上文武,悉數聚集在奉天殿,饒是大殿寬闊,也站不下這麽多人,五品以下,不得不站在外面,享受風吹日曬。

但是卻有幾個連官都不是的年輕人,能夠站在大殿之內,他們就是劉政、龍鐔、湯懷!三個人作為在長沙變法期間,表現突出的太學生,被叫到了金殿之上。

三個新手村的小菜鳥,被一群大佬盯著,這個場面,堪稱滑稽。

不過好在三個人被柳淳蹂躪得足夠了,才不至於失態。

但其他人也好不到哪裏去,比如曹國公李景隆,他就吃驚地瞧著,一直以來,他都自視甚高,覺得在勛貴當中,他還算是不錯的……僅限於二代子弟。

稍微比較一下,李景隆還是有些驕傲的資本的。

比如常茂因為跟嶽父鬧翻,滾去鳳陽了,徐輝祖就是古板的廢物,家宅不寧,兄妹鬧翻,在這點上,他就比徐輝祖強多了。

其余像傅家,馮家都沒有什麽出色的後輩。

更遑論一大堆坑爹的貨色了。

一句話,不是他李景隆多了不起,全靠同行襯托。

可就在一大堆的勛貴後代當中,冷不丁冒出一個不一樣的!

湯懷這小子就因為去了長沙變法,回來一下子炙手可熱,瞧瞧,瞧瞧!老湯都高興成什麽樣子了。

別忘了,真正主持變法的人是柳淳,你的侄孫也就是個跑龍套,幹苦活的!換成誰都行!都行的!

李景隆瘋狂吐槽,越是如此,就越表明他心裏的羨慕嫉妒恨!

他跟妹妹李無瑕爭吵的時候,李無瑕就說過,假如他能有點眼光,派幾個李家的子弟過去,跟著柳淳學習做事的本事,現在一樣能享受天子的重視。

李家是勛貴不假,可也不能光靠著祖宗的恩蔭,更不能只守著老皇歷過日子。李無瑕就很明白告訴大哥,這一次長沙變法,是真正觸及了根本。

不說別的,光是柳淳總結的那些問題,就足以震撼天下。

陛下雄心勃勃,肯定要著手去改變的,不管怎麽樣,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都會出現。到時候李家該怎麽辦?

有朝一日,勛貴也要一體納糧服役,是答應,還是不答應,是主動配合,還是被逼著低頭……李無瑕整理的文稿,比湯懷還多,知道的情況也更詳細,她的一番話,全都直指核心。

可李景隆聽不進去。

“妹妹,你也別太把那小子當回事,我就不信,他有本事能把大明的天給翻過來!”

話剛說完,還沒涼快呢,老朱就召集了大朝會。

看今天的架勢,真的有點不一樣了。

當老朱出現的時候,李景隆嚇得一縮脖子,乖乖聽著吧!

“朕用了幾天的時間,徹夜通讀長沙送來的文稿……朕也把一些內容摘抄下來,明發六部,讓九卿公議。朕先說一句,怎麽講呢?觸目驚心!觸目驚心啊!”

老朱情不自禁站起來,“朕自登基以來,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不敢有絲毫懈怠。二十多年如一日。朕時常思索,竊以為天下縱然沒有大治,可也國泰民安,平穩無事。可當朕看過他們送來的文稿,才發現天下不是無事,而是處處都是事情!每一樣還都不是小事!”

“就拿田賦來說,根據他們的詳細統計核查,國初的時候,朝廷的官田有一百二十萬畝!如今卻不足九十萬畝!差了足足三十萬畝!這些官田哪去了?還不是被一些人變著法給侵吞了,朕以嚴刑峻法治國,尚且不能制止彼等的野心,朕若是寬宏仁厚,還不知道會養出多少碩鼠!”

老朱提到的官田,就是在征戰天下的過程中,沒收前朝貴胄官吏,從陳友諒,張士誠等人手裏搶到的土地。

這些土地被充入官府,作為官田。

百姓可以租種官田,但是田賦要比民田多一倍。在國初的時候,官田是戶部很重要的收入來源,因為官田和民田的比例大約在一比一,換句話說,官田提供的田賦是民田的兩倍。

由於官田屬於朝廷,這就成了許多人眼裏的肥肉。

長沙官田大量減少,其中第一大罪魁禍首,就是潭王朱梓,他侵吞了大約三萬畝……其余人等,用盡了各種手段。比如謊報水災,還有劃到有功名的讀書人名下,也有借口找不到佃戶,征用為其他用途的……總而言之。官田的數量不斷縮減。

其實這還算好的呢,在洪武和永樂兩朝之後,法紀崩壞,官吏越發膽大包天,原本占總數一半的官田,快速下降到一成出頭,等到後期,官田幾乎蕩然無存。

官田減少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官田減少了,但承擔的稅賦數量卻沒少,說白了,就是轉嫁給其他耕種官田的佃農身上。

他們本來就負擔沉重,被這麽一弄,就更加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