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芳魂還京(第2/2頁)

這片地方隸屬瑯琊國治下,掐指算算距離金陵也就是八百裏左右的路程,以一字板肋癩麒日行八百裏的速度,就算文鴦需要先打聽路途,估計明日傍晚也能返回金陵,讓這個可憐的女人入土為安。

望著文鴦絕塵而去,帶著自己的母親漸行漸遠,潘安嚎啕大哭:“嗚嗚……陛下,阿母走了,阿母不要安兒了,阿母再也不回來了!”

聽著孩子楚楚可憐的哭聲,在場眾人無不淚沾衣襟。

劉辯在潘安面前蹲下身子,擡手輕拭他的淚痕,柔聲安慰道:“安兒別哭,你母親不是不要你了,她只是去了另外一個世界等你……”

劉辯說著話,伸手指向西方尚未消失的星辰:“你看到了嗎,那些星辰中就有一顆是你阿母變的,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她都會在天上看著你。”

潘安這才抹了抹眼淚,將信將疑地問道:“陛下果真沒有騙我?阿母說陛下從來不會騙人。”

“父皇不會騙你!”劉辯的語音有些哽咽,伸手輕撫愛子的腦袋,柔聲道,“以後不用稱呼陛下了,改口父皇吧,我是你的父親。從今以後你的名字就叫劉安!”

潘安頭搖的像撥浪鼓:“我不改名,我就叫潘安,這些年來沒人和阿母作伴,孤零零的一個人,倘若我改了名字阿母一定會不高興的。萬一不高興她就不變成星星來看我了,所以我不改名。”

劉辯嘆息一聲,答應了潘安的請求:“好吧,難得你這孩子如此孝順,朕便依你,不改名了。”

樊梨花擡手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淚痕,用軍禮參拜道:“陛下,這孩子生的聰敏睿智,討人喜歡,臣妾想討過來養在膝下,將他培育成才。也不負我這一路上與潘姐姐相識一場!”

劉辯一臉欣慰的答應了下來:“太好了,有愛姬照顧安兒,朕就放心了。朕相信在你的提攜撫養下,此子將來必成大器。”

劉辯當下命潘安向樊梨花叩頭認母,但這孩子性格倔強,頭倒是向樊梨花磕了,但“阿母”這兩個字卻是如何也不肯喊,樊梨花淡然一笑道:“陛下莫急,安兒剛剛失去了母親,想來心中悲痛,待相處的久了自然便會改口。”

一件插曲就此落下帷幕,潘金蓮香消玉殞,潘安正式認祖歸宗。青州戰事如火如荼,片刻也容不得耽擱,除了留下孫崇與三百多船夫在海邊補充食物與淡水準備返程之外,其他人俱都跟隨著劉辯踏上了北上劇縣的征程。

海邊一片蒿草,茫茫無際,走了半天不見人煙,劉辯不由得心煩氣躁。

當即勒馬帶韁對張良道:“我們因為颶風在海上耽誤了五六天的行程,也不知道青州的戰事發展到何等地步了?大隊人馬走的太慢,朕決定帶著費衛、姬昌師徒快馬加鞭先行一步,張子方你與成都帶著隊伍隨後而行,咱們到劇縣後再會合。”

張良也看出了劉辯一路上憂心忡忡,心急火燎,當即頷首答應:“陛下馬快,輕裝簡行比帶著隊伍還要安全。既然陛下去心似箭,你便帶著成都將軍上路吧,微臣與樊娘娘帶著隊伍隨後,一路打探,一定會安然無恙的抵達劇縣。”

劉辯卻堅持不肯帶宇文成都:“目前青州境內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們萬一遇上了大隊曹兵或者唐軍該如何是好?朕絕對不允許海邊的這一幕再發生,就留下成都與燕青來保護子方與朕的兩位愛姬吧!”

樊梨花與張出塵卻是不肯:“成都將軍可以以一當千,有他在陛下身邊護衛,我們才能放心。如果陛下堅持留下成都將軍,我們與張大人是絕不敢讓陛下上路的。”

經過一番爭執之後,由劉辯做了最終決定,留下宇文成都跟隨隊伍壓陣,而劉辯則帶著燕青、飛衛、紀昌三人,快馬加鞭先走一步,提前趕往劇縣一探究竟,回頭再派斥候來聯絡張良。

馬蹄聲噠噠,在張良、樊梨花等人的注視之下,更換了普通人衣衫的劉辯帶著燕青、飛衛、紀昌三人揚鞭策馬,絕塵而去,很快就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