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殺手鐧傳人(第2/2頁)

一抹彎月掛在天際,撒下冷清的光輝,照耀著山谷中漫山遍野的屍體,層層疊疊,密密麻麻,彌漫著血腥的味道。

嗅著氣味從附近趕來的狼群垂涎三尺,但由於大批唐軍駐紮在山腳下,也只能發出幾聲饑餓的狼嚎,遠遠的閃爍著綠油油的眼睛,卻是不敢湊上前去享受一頓饕餮盛宴。

韓信正在四十裏之外的斷舌山準備伏擊鄭成功,但等了一天的功夫也沒見鄭成功上鉤,想來是聯絡不上留贊的先鋒部隊,不敢再向前進軍。如果不是藏了起來,多半就是退回了水師大營。

就在這時,史敬思派來的斥候從誅神嶺飛馬趕到,直奔韓信面前翻身下馬,單膝跪地稟報:“啟稟韓將軍,漢將秦瓊被司羿將軍射殺,楊延昭突圍不成,率部攻占了誅神嶺,憑險據守。幾位將軍率部強攻了多次俱都無功而返,只能封鎖道路,把漢軍困在山上,等候將軍命令。”

“哦……射死秦瓊了?真是太好了!”

韓信聞言喜出望外,眸子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雖然人是後羿射死的,可自己是這場戰役的統帥,功勞也有自己的一半。李績、李牧和漢軍打了多年的仗,斬殺了幾個有名有姓的漢將?

而自己一出手就解決了秦瓊這個東漢頂級武將,連續殲滅了將近兩萬漢軍,這功績直接完爆李績、李牧,為將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有一日,自己會成為唐國的第一統帥,掌管數十萬兵馬東征西討,為大唐攻城略地。

“楊延昭竟然不突圍?而是主動選擇了死守誅神嶺,到底有什麽目的?”韓信手撫佩劍,低頭沉吟。

旁邊的李善長拱手道:“聽說楊延昭的武藝猶在秦瓊之下,面對著史敬思、司羿、完顏將軍等猛將怕是無力突圍,無奈之下才攻占了誅神嶺苟延殘喘,等待其他漢軍前來解圍。一切不是都在按照韓將軍的計劃發展嗎?”

韓信搖頭道:“不對……在我的計劃中,漢軍是迫於無奈才被逼上山,然後我軍以他們為誘餌,圍點打援。而現在明顯不是,史敬思、司羿等人強攻了幾次無功而返,損兵折將,漢軍顯然不是被逼無奈才上了山嶺,而是主動選擇上山。這兩者絕不一樣!”

旁邊的李嗣源插嘴道:“有什麽不一樣?反正剩下的漢軍都被包圍了,遲早全軍覆沒,包括楊延昭、秦懷玉在內,一個也別想活著離開。”

韓信皺眉思忖:“這絕不一樣,楊延昭敢主動上山,說明他有把握等到漢軍來增援。多半是打算給我們來個反包圍,但又有多少漢軍來增援呢?”

“韓將軍分析的有理!”李善長手撫胡須,對韓信的分析表示贊成,“陛下已經率領七萬兵馬前來增援,再加上韓將軍麾下的五萬兵馬。至少需要二十萬漢軍才能形成反包圍吧,楊延昭為何這麽自信?”

韓信捏著下巴沉吟道:“據斥候稟報,廉頗率領四萬青州郡兵離開了益都,目前距離高密已經不遠。而守衛劇縣的尉遲恭也率領數萬漢軍出城,加起來也就是七八萬左右吧,絕對無法形成反包圍。莫非楊延昭在賭衛卿或者李靖會出兵增援?”

李善長頷首道:“多半是這樣,李靖的兵馬從濟南國抵達高密至少需要七八天的功夫,衛卿從泰山郡趕來也需要五六天的功夫,我們只要在三天左右全殲來援的廉頗與尉遲恭,就能集結優勢兵力猛攻來援的其他漢軍。”

韓信翻身上馬:“主戰場現在已轉移到誅神嶺,再據守斷舌山已經無益。全軍連夜下山,跟我趕往誅神嶺觀察地形,重新策劃戰略,力爭一舉全殲秦瓊軍團。”

在韓信的帶領下,一直在斷舌山周圍埋伏的兩萬多唐軍舉起火把,連夜向西進軍,直奔誅神嶺而去。韓信同時派出斥候快馬加鞭趕往徐州方向,刺探曹軍到了哪裏?只有得到曹軍的助戰,才能確保此戰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