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2頁)

諸葛亮感慨道:“薛將軍去年威震逍遙津,使得曹兵聞風喪膽,如今薛將軍離開大營,幾乎讓我軍損失一臂,想想就讓人痛心啊!”

薛葵與張巡、南霽雲一起抱拳施禮:“我等雖然能力不及薛將軍,卻願為大漢赴湯蹈火,雖馬革裹屍,亦是在所不辭!”

諸葛亮挨著拍了拍幾個人的肩膀:“當然,當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們的武藝與能力雖然略遜薛將軍,但你們也有自己的長處。能夠得到你們的效力,亮倍感榮幸!”

夜深人靜之時,文稷再次悄悄起床,把薛仁貴遭貶,並出言不遜的事情寫在書信之中,假裝出帳如廁,不動聲色的把書信交給了自己的同鄉,讓他伺機出營送到譙郡曹操手中。

雖然新年已過,但天氣尚且寒冷,兩軍尚未到開戰之時,這使者的身份又是文稷的親兵,因此很輕松的離開了漢軍大營,快馬加鞭趕往譙郡,把文稷的書信交到了曹操手中。

曹操看完之後對麾下文武放聲大笑:“哈哈……朕本以為策反薛禮施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沒想到現在希望竟然愈來愈大!”

賈詡、範增、司馬穰苴等謀士對曹操的看法亦是深表贊成,先是薛仁貴的妻兒相繼殞命,接著又是薛仁貴口吐怨言,拒絕押運糧草。再然後被年輕的諸葛亮以軍法處置,當著數萬將士的面重打了四十軍棍,換誰都要覺得顏面盡失,擡不起頭來。

而現在,局勢對曹魏越來越有利,似乎冥冥中有天意在逼迫著薛仁貴倒戈叛漢,一道聖旨把薛仁貴官降三級,還從鄉侯被削到亭侯,汗馬功勞換來這般待遇,只怕再忠誠的人也會慢慢心寒。

郭嘉跨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既然薛仁貴被調離了宋縣大營,對我軍來說更是天賜良機,臣願意走一趟許昌,說服薛仁貴叛漢降魏,反戈一擊。”

曹操蹙眉道:“雖然薛禮越來越有叛漢的可能,但奉孝乃是我大魏重臣,豈能輕易涉險?朕另外選個能言善辯之人去許昌遊說薛禮便是!”

郭嘉卻是躊躇滿志,拍著胸膛道:“陛下直管放心,一來郭嘉在許昌讀書多年,對於街巷地形了如指掌,只要我稍作喬裝打扮,還不是任我來去自如。其二,目前許昌的主將乃是於文則,嘉與他也算是相交一場,這次去許昌順道把他策反,讓他與薛禮一起叛漢降魏,給劉辯致命一擊。”

聽郭嘉提到於禁,曹操就一臉惋惜和憤慨:“朕對於禁視若兄弟,與子孝、元讓、妙才幾乎一視同仁,而且他也是最早的從龍之臣,本應該從容赴死,卻沒想到竟然貪生怕死,折節投降了嶽飛,實在讓朕感到心寒呢!”

“螻蟻尚且貪生,陛下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吧!”郭嘉露出一絲苦笑,輕聲勸諫,“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急需於禁的幫助,所以陛下就修封書信穩住於禁,好讓微臣見機行事。如果有了於禁的幫助,策反薛禮之事想來更加事半功倍。”

曹操頷首道:“奉孝說得也是,若於禁能夠勸降薛禮,朕可以既往不咎。朕這就修書一封給於禁,勸他棄暗投明,幫我軍策反薛禮,如此便可以將功抵過。”

曹操提筆研磨,筆走龍蛇,很快就洋洋灑灑的給於禁寫了一封書信,在交給郭嘉之前又擔憂道:“朕還是擔心奉孝親自去許昌會節外生枝,不如另外挑選一個能言善辯之人吧?”

郭嘉卻胸有成竹的上前接了書信,信誓旦旦的打包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陛下直管放心,除了嘉適才所說的兩個原因之外,臣親自出馬遊說薛禮,還能表現出對他的尊重,增大說服薛禮叛漢的幾率,因此這險值得一冒!”

曹操撫須大笑:“好一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郭奉孝好氣魄!若你能成功的策反薛禮,朕定然以鄉侯相授,得薛禮一人,勝過千軍萬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