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屯(第2/2頁)

吳起與蘇烈一起頷首:“田先生言之有理,以你之見,哪種可能性更大一些?”

田單向玄奘合十施禮:“在分析之前,我有個問題需要先問問玄奘大師,這樣才能準確的判斷到羅馬人的意圖。”

“大人直管問!”玄奘站的筆直,不苟言笑地答道。

田單點點頭:“之前聽斥候說過,羅馬境內同樣處在諸侯割據的局面,不知道他們之間的戰爭是否頻繁?”

玄奘答道:“回田大人的話,雖然羅馬境內目前有許多實力派諸侯擁兵自重,但表面上仍舊擁戴羅馬朝廷,並向朝廷繳納賦稅。諸侯之間雖有沖突,但規模有限,並不像大漢境內諸侯割據那樣遍地烽火。”

田單點點頭,轉身對吳起和蘇烈道:“怪不得羅馬突然出兵,國內的局勢尚在控制之中,或許更擔心我們大漢滅了安息之後更加強大,所以才進軍安息。再加上劉邦自稱高祖的後人,發誓要奪回大漢的正統地位,下官猜測其目的十有八九是針對我軍!”

吳起對田單的話深表贊成,並做出了長篇大論的分析:“田參軍分析的有理,我們大漢在孝靈皇帝時期擁有六千多萬人口,羅馬帝國擁有四千萬人口。經歷黃巾之亂與諸侯割據之後,我們大漢的人口下降了一千萬左右,曹魏控制的冀州、並州、兗州,以及徐州部分地區,還有唐寇侵占的幽州大概要刨去一千萬左右,目前朝廷治下的大陸地區還有四千萬左右的人口。

在滅亡了貴霜與中南半島的諸侯部落以及攻占了倭國西部地區之後,我們大漢又獲得了一千多萬人口的補充,目前朝廷的子民已經超過了五千萬。若是等剿滅了曹魏與李唐之後,朝廷勢必會再獲得一千萬人口的補充,國力大幅上升。

若是我們再滅亡了安息,將會對羅馬帝國形成壓倒性的優勢,這樣的局勢之下羅馬肯定不甘心坐以待斃,提前出兵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再結合劉邦自稱高祖後裔的妖言,羅馬軍隊很可能會與我軍為敵,必須提前做好與羅馬開戰的準備!”

黃飛虎、姜松等人紛紛攥拳:“兵來將擋水來土屯,怕他作甚?羅馬人要來送死,那就讓他們來吧,我等再重演交州全殲蒙恬四十萬大軍的一幕!”

比起眾將的激昂,蘇烈更加冷靜一些:“如果羅馬軍隊與安息人達成了聯盟,倒是棘手的狠呢!情況有變,我軍現在已經不能再主動進攻大夏了,必須轉攻為守,飛鴿傳書向朝廷稟報,盡量爭取一支三十萬人左右的軍團前來增援,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吳起點頭:“定方言之有理,本督親自修書給陛下,陳明利害,請陛下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派遣一支遠征軍前來增援,以策萬全。”

吳起說幹就幹,馬上提筆研磨,親自給劉辯寫了一封書信,稟報羅馬軍隊朝安息進軍的情況,希望朝廷能夠盡量派遣一支兵團進入安息參戰。

田單又獻計道:“請求援兵只是被動的策略,我軍還應該主動出招,派遣使者聯絡羅馬軍團,以平分安息為誘餌,力爭說服羅馬東西夾擊安息。雖然希望不大,但也應該盡量嘗試一下,萬一羅馬軍的主將中計了呢?”

吳起點頭:“田參軍言之有理,本督馬上親自修書,派遣使者快馬加鞭冒險穿越安息攔截羅馬軍隊,力爭說服羅馬與我軍達成聯盟,夾擊安息。若此計能夠奏效,定能事半功倍,先滅了安息,再和羅馬一決雌雄!”

摸透了羅馬人的意圖,制定了應對策略,吳起吩咐設宴款待玄奘師徒,並施禮詢問道:“光顧著軍議了,竟然忘了詢問大師三位高徒的名號,不知該如何稱呼?”

三人急忙自我介紹,一個瘦子先道:“貧僧姓孫,法號悟空!”

胖子道:“貧僧姓朱,法號悟能。”

最後一個道:“貧僧姓沙,法號悟凈。我們都是錦衣衛,法號是陛下禦賜的!”

吳起笑吟吟的施禮:“好、好、好……有勞諸位了,請快快隨我赴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