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空前絕後的王朝(第2/2頁)

李世民揮揮手:“去吧,除掉這個妖女越早越好,朕急需元霸的幫助!”

柳青山答應一聲,帶領了數十名最為精悍的神機衛翻身上馬,揚鞭疾馳向東奔蓬萊而去。

死了張屠夫不會吃帶毛的豬,沒了李元霸唐軍這仗還得繼續打下去。既然徐州軍團抵達,李世民為了避免遭到左右夾攻,下令暫時後退三十裏,紮下營寨,並派使者向秦瓊下達戰書,約定明日午時在白蛇嶺一決勝負。

“聽說冉閔在泰山郡大破李克用,你們唐軍除了就會以多欺少之外,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根本不堪一擊,打就打,不敢出戰的是孫子!”

秦瓊看完書信之後扯得粉碎,下令把使者的耳朵割掉一只,用禮盒包裝起來給李世民送回去,給他點顏色看看。

秦瓊下令隔著劇縣十五裏紮下營寨,與廉頗互為犄角,將士們夜間養精蓄銳,枕戈待旦,等次日天亮之後便與唐軍來一場大戰。

秋風蕭瑟,樹葉零落,天氣漸涼,天地間透著一股肅殺之意。

次日秦瓊留下楊延昭率領兩萬人馬看守大營,親自與徐達帶領著尉遲恭、秦用、武松、麴義等人提兵八萬排列著整齊的步伐向白蛇嶺進軍。

坐鎮劇縣的廉頗也下令打開城門,親自率領兩萬郡兵從側翼出城助陣,只留下辛棄疾與北海國國相辛毗率一萬八千郡兵守衛城池。

晌午時分,兩軍在空曠的白蛇嶺遭遇,爆發出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呐喊,各自亂箭齊發,射住陣腳,隔著一百五十丈遙相對峙。

秦瓊催促胯下呼雷豹,背掛四棱金裝鐧,手提金纂提爐槍,當先出馬。

在秦瓊的身邊左有徐達、武松,右右尉遲恭、秦用、麴義,一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秦瓊大聲叫陣:“李世民,你這個番邦賊寇,竟敢屢犯我大漢不知悔改,可敢出來與我一決死戰?”

李世民回顧左右,發現身邊竟然只有完顏金彈子與淵蓋蘇文、李嗣源三員大將,在李克用、史敬思分兵,李舜臣坐鎮水師的情況下,手下大將是如此的捉襟見肘。

清晨的時候李世民已經收到了李克用兵敗被俘的消息,此刻看到東漢強大的陣容,更讓李世民心頭陡生一股悲涼之意:“呵呵……看來是我低谷曹魏,更低估東漢了!在劉辯四處開戰,出兵貴霜,全力猛攻西漢的情況下,抽調的兵力與武將數量依舊遠超我大唐,如果是我軍站在曹魏的角度與東漢正面對決,只怕會輸得更慘!”

直到李元霸走後,李世民才猛然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蔑視曹魏的資格,曹魏有龍虎雙煞,有四靈大將,賈復、荊布、典韋、許褚、王彥章、夏魯奇等六人皆是勇冠三軍的虎將,其他的龐德、曹彰、單雄信、荊嗣、魯智深也是一方悍將,現在又有巨毋霸、阮翁仲這對巨人組合加入曹操麾下,而唐國除了李元霸之外,又有幾個能拿的出門來的武將?

在謀士方面,除了曹操自己老謀深算之外,範增、郭嘉、賈詡、司馬懿都是運籌帷幄的善謀之士,最近又湧現出了一個叫做範離的後起之秀,再加上剛剛改換門庭的趙普,以及程昱、荀攸、劉馥、吳用等中流砥柱,曹魏的謀士陣容也超出了李唐一大截。

兩相比較,唐國唯一強於魏國的便是統帥,除了李世民自己之外,李績、李牧、李舜臣這三大統帥一直表現穩健,沒有犯下什麽錯誤。可除了統帥之外,李世民發現李唐對比起曹魏來竟然完全處在下風,在李元霸走後所有的缺點幾乎完全暴露,李克用被冉閔一戰打爆就是如山鐵證。

“唉……不是曹魏太弱,而是東漢太強啊,這劉辯的實力實在太逆天了,縱觀各朝各代只怕加起來也沒有這樣的實力,不僅是空前只怕也將會絕後!”李世民望著對面烏泱泱的東漢猛將,頓生英雄氣短的惆悵。

有猛將不一定能夠打贏,但是沒有足夠的猛將壓陣沖鋒,那幾乎就沒有獲勝的希望,這一刻李世民對李元霸有多思念就對長孫無垢多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