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自取其辱(第2/2頁)

“三槍?”

於禁臉上有些掛不住了,自己本來是為了投降的好看一些,可你竟然說我連你三槍也接不住,這實在是有些門縫裏瞧人了吧?

嶽飛立馬橫槍,一臉肅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說三槍便是三槍!若文則將軍能接我三槍,本帥放你一條生路;若接不住我三槍,便下馬歸降,如何?”

“嶽帥,得罪了!”

於禁一聲怒吼,催馬向前,手中鑌鐵點鋼槍一個投石問路,裹挾著呼嘯的風聲,疾刺嶽飛面門。

“撒手!”

嶽飛暴喝一聲,雙手握緊了瀝泉吸水槍,迎著於禁的點鋼槍向外橫掃了出去。

只聽“鐺”的一聲巨響,於禁雙手虎口震裂,十指如觸電般失去了知覺,一丈六尺的長槍扭曲變形,“嗖”的一聲飛出了十余丈,落在了廝殺的人群之中。

嶽飛手腕一翻,長槍頂住了於禁咽喉,微微一笑:“於將軍,可是心服口服?”

於禁一臉狼狽,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恨不能找個地洞鉆進去,想要橫劍自刎,卻又沒有勇氣,猶豫了片刻之後最終翻身下馬,單膝跪地請降:“罪將於禁心服口服,願棄暗投明,為大漢與元帥效力!”

雖然於禁一臉虔誠的投降,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夏侯蘭那樣即插即用,萬一於禁趁機溜走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嶽飛召喚身後偏將向前:“替我好生照看於將軍,待本帥向朝廷請了封賞之後再讓於將軍殺沙場不遲!”

嶽飛的意思不言自明,等於禁歸降的消息傳開之後,世人皆知,木已成舟,到那時於禁無路可走,就只能死心塌地的為東漢效力了。

於禁飽讀兵書,自然明白嶽飛的用意,為了獻上投名狀,主動請求招降魏兵:“若元帥信得過於禁,就讓我招降麾下的將士,他們跟隨了我多年,想來會聽從罪將的召喚!”

嶽飛微微頷首:“若文則將軍能夠勸降曹兵,減少傷亡,自然是大功一樁!”

得了嶽飛準許,於禁當即大聲勸降魏軍,扯著喉嚨講了一番大道理,果然勸的許多魏軍紛紛放下兵器,表示願意跟隨於禁棄魏歸漢,將功贖罪。

曹真在城墻上看到漢軍猛攻於禁大營,急忙率領五千人馬出城救援,剛剛出了城門就聽到於禁背魏降漢的消息,不由得大驚失色,恰好撞見楊素率部而來,急忙上前參拜。

“我軍中了嶽飛的誘敵之計,在長社縣境內遭遇伏擊,傷亡慘重,史萬歲、夏侯尚均已戰死。聽聞於禁、夏侯蘭歸降,故此決定率部入城,助曹真將軍死守許昌,固守待援,不知曹子丹意下如何?”楊素也不下馬,勒馬帶韁,在馬鞍上焦急的詢問曹真的意思。

曹真年方十八,是曹操收養的宗族子弟,一直視若己出,相待甚厚。這些年來跟在曹仁麾下效力,在曹仁南征合肥之際被留下與於禁、夏侯尚鎮守許昌,沒想到兩人一死一降,這讓曹真登時方寸大亂,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

看到曹真猶豫不決,楊素一臉憤怒:“這一年多來,我楊素為了拱衛許昌,靡費了何止百萬石糧食?戰死的將士更是不計其數,今日請求入城,曹子丹竟然還猶豫不決,真是令人失望啊!既然如此,那我便率兵向北回虎牢關去了,曹子丹請自重!”

如果楊素率領的西漢兵馬退走,憑許昌城內的一萬曹兵,只怕連一天的時間都支撐不住,曹真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急忙單膝跪地施禮:“末將知道楊公為了抵禦嶽飛嘔心瀝血,豈敢有猜疑之心?只是聽聞於禁降漢,一時間方寸大亂,請楊公率部入城,末將願聽調遣。如今我們兩家已經是同氣連枝,一榮俱榮損俱損,楊公萬萬不可意氣用事!”

對於曹真的表態,楊素還算滿意,立即傳令全軍進入許昌固守待援。許昌城高墻厚,自己麾下還有五萬兵馬,再加上曹真麾下的一萬曹軍,至少能堅守三個月左右,到那時說不定就會出現變數,誰能笑到最後猶未可知!